查看完整版本: [-- 所谓伊人 --]

水之韵论坛 -> 古风遗韵 -> 所谓伊人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网事如风 2001-09-21 18:49

所谓伊人

昨晚在听古代文学课,又一次深深的感动于”伊人“的美。
然后就忽然想到,在今天看来几乎可以称作蛮荒时代的岁月,如何产生了如此伟大的作品呢?
是天才,还是因为数千年的磨砺?
还是——因为整个中国文学便是在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中国文化的审美意识便也以此为准
则?
这好象不是个太令人开心的话题,而我只是一个工科学生对古代文学所知只是皮毛而已,上面几
句就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各位不吝赐教。

愚儿 2001-09-22 00:18
   何为伊人?其实不过是心里的一个感觉罢了。就像“人面桃花相映红”,红的是桃花,更是
人面。为何红?只因为那是“伊人”罢了。若不爱,再美也是具臭皮囊罢了。别去怀疑那个时代
那个岁月也会有这样的美,只因为那本存于他心里……

跋锋寒 2001-09-22 00:42
呵呵,我想网事如风的伊人是指蒹葭这首诗吧。这个问题我也写过一段回复,后来感觉太乱了,
就自己删掉。对这个问题很想听听高手的意见。

江州司马 2001-09-22 01:35
先指出一点,《诗经》可以说是我中国文学的一个里程碑,但不是基础,至少不是全部基础。中
国文学很早就诞生了,可惜成文比《诗经》早的没有流传下来。从《诗经》看,很多技法已经很
成熟了,所以诗经也应该有它的基础。
关于《秦风·蒹葭》,手法是起兴后再以赋法叙写。河滨芦苇的露水结为爽,触动了诗人思念
“伊人”的时间地点,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而且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
越迫切地怀想“伊人”的心情。在铺叙中,诗人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
即,可求而不可得的凄凉伤感心情,清凉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
寻味的艺术境界。
《诗经》无疑对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也包含了美学特征),而这种手法和情
绪的渐进体验,又是很典型的中国的文学方式,所以今天我们被它感动实在是难免的。

——以上说得很差。其实跋锋寒是搞这些东西的,偏不说,那我就乱说了。

网事如风 2001-09-22 09:46
[quote][i][b]下面是引用跋锋寒于2001-9-22 0:42发表的回复::[/b][/i]
呵呵,我想网事如风的伊人是指蒹葭这首诗吧。这个问题我也写过一段回复,后来感觉太乱了,
就自己删掉。对这个问题很想听听高手的意见。[/quote]

是指兼葭,亦可指他者如洛神,如黛玉者吧——一个意象而已

随想 2001-09-28 03:09
我想伊人只是存在梦中,她只属于诗人。
古人之与伊人,就是现代人的梦中情人吧。


查看完整版本: [-- 所谓伊人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2003-2010 PHPWind
Time 0.007052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