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佛说九色鹿经》原文 --]

水之韵论坛 -> 读书时间 -> 《佛说九色鹿经》原文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竹影无风 2008-03-16 22:58

《佛说九色鹿经》原文

昔者菩萨身为九色鹿。其毛九种色。其角白如雪。常在恒水边饮食水草。常与一乌为知识。时水中有一溺人随流来下。或出或没得着树木。仰头呼天。山神树神诸天龙神。何不愍伤于我。鹿闻人声走到水中。语溺人言。汝莫恐怖。汝可骑我背上捉我两角。我当相负出水。既得着岸。鹿大疲极。溺人下地遶鹿三匝。向鹿叩头。乞与大家作奴供给。使令采取水草。鹿言。不用汝也。且各自去。欲报恩者莫道我在此。人贪我皮角必来杀我。于是溺人受教而去。

是时国王夫人。夜于卧中梦见九色鹿。其毛九种色其角白如雪。即托病不起。王问夫人。何故不起。答曰。我昨夜梦见非常之鹿。其毛九种色其角白如雪。我思得其皮作坐褥。欲得其角作拂柄。王当为我觅之。王若不得者我便死矣。王告夫人。汝可且起。我为一国之主何所不得。王即募于国中。若有能得九色鹿者。吾当与其分国而治。即赐金钵盛满银粟。又赐银钵盛满金粟。于是溺人闻王募重。心生恶念。我说此鹿可得富贵。鹿是畜生死活何在。于是溺人即便语募人言。我知九色鹿处。募人即将溺人至大王所。而白王言。此人知九色鹿处。王闻此言即大欢喜。便语溺人。汝若能得九色鹿者。我当与汝半国。此言不虚。溺人答王。我能得之。于是溺人面上即生癞疮。溺人白王。此鹿虽是畜生大有威神。王宜多出人众。乃可得耳。王即大出军众。往至恒水边。时乌在树头见王军来。疑当杀鹿。即呼鹿曰。知识且起。王来取汝。鹿故不觉。乌便下树踞其头上。啄其耳言。知识且起王军至矣。鹿方惊起便四向顾视。见王军众。已遶百匝无复走地。即趣王车前。时王军人即便挽弓欲射。鹿语王人。且莫射我。自至王所欲有所说。王便敕诸臣莫射此鹿。此是非常之鹿或是天神。鹿重语大王言。且莫杀我。我有大恩在于王国。王语鹿言。汝有何恩。鹿言。我前活王国中一人。鹿即长跪重问王言。谁道我在此耶。王便指示车边癞面人是。鹿闻王言。眼中泪出不能自止。鹿言。大王。此人前日溺深水中。随流来下或出或没。得着树木仰头呼天。山神树神诸天龙神何不愍伤于我。我于尔时不惜身命。自投水中负此人出。本要不相道。人无反复。不如负水中浮木。王闻鹿言甚大惭愧。责数其民语言。汝受人重恩云何反欲杀之。于是大王即下令于国中。自今已往若驱逐此鹿者。吾当诛其五族。于是众鹿数千为群皆来依附。饮食水草不侵禾稼。风雨时节五谷丰熟。人无疾病灾害不生。其世太平运命化去。

佛言。尔时九色鹿者我身是也。尔时乌者今阿难是。时国王者今悦头檀是。时王夫人者今先陀利是。时溺人者今调达是。调达与我世世有怨。我虽有善意向之。而故欲害我。阿难有至意。得成无上道。菩萨行羼提波罗蜜。忍辱如是。

(《大正藏》)

竹影无风 2008-03-16 23:02
三国时代吴国大翻译家支谦撰有《佛说九色鹿经》。据说,在古印度的恒河边有一只鹿王,她身上的皮毛由九种奇妙的颜色组成,鹿角洁白如雪,故名九色鹿。九色鹿与一只乌鸦结为好友,互相帮助,饮食着丰美的水草,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天,九色鹿正在河边悠闲的散步,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呼救声,原来是有人掉到了河里,即将被水淹死,九色鹿便奋不顾身跳到水里把溺水人驮上了岸。溺水人为了报答九色鹿的救命之恩,跪在地上愿做奴仆,终生侍奉九色鹿。九色鹿谢绝后说:“我不需要你的任何报答,只希望你保守秘密,不要向任何人泄露我居住的地方,因为人们都贪得我美丽的皮毛、犄角,要是他们知道了我居住的地方,就一定会来杀害我的。”溺水人满口答应着回家去了。


一天夜里,这个国家的王后做了一个梦,梦见了美丽的九色鹿,醒来后就要国王捕捉九色鹿,用美丽的鹿皮做大衣,用雪白的鹿角做拂柄,并说:“如果得不到九色鹿,我便要死了。”于是国王布告悬赏:若知道九色鹿住处者,就分国土和财产的一半作为赏赐。溺水人见到布告后,心生恶念、见利忘义,来到宫廷向国王告密,并带领国王和军队浩浩荡荡的到恒河边捕捉九色鹿。当时,九色鹿正在山中睡觉,她的好友乌鸦叫醒了她,但太迟了,整个山都被国王的军队重重包围,九色鹿一眼就认出带人来捕捉自己的正是被她搭救的溺水人。于是九色鹿大胆无畏,理直气壮的向国王诉说了搭救溺水人的经过,国王听后,十分感动,怒斥溺水人贪图富贵,忘恩负义的行为,并下令从今以后任何人都不得伤害、捕捉九色鹿。那个溺水人因为失言,浑身长满了毒疮,口中发着恶臭,遭世人厌恶。这个国家的王后也因贪欲落空了,又失去了国王的宠爱,最后悲愤而死。

完成于魏晋南北朝的敦煌壁画《九色鹿本生图》采用横卷式连环画的形式,两头开始,中间结束,以九幅画面分述了这个故事的九个情节。

竹影无风 2008-03-16 23:17
比较经恶人篡改的伪本《九色鹿》:
原本的故事所言,九色鹿面对背叛了他的人,没有一丝厌恨,反而为人因贪婪将受到天谴报应而落泪,人因为自己做了坏事,而遭受了恶报。故事传播的是以德报怨的博大慈悲,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天理。
但是恶人改编后的童话“九色鹿”却变成九色鹿呵斥人的背叛,人被国王的士兵丢进河里淹死,体现一种以恶治恶的“恶毒文化”格式。


查看完整版本: [-- 《佛说九色鹿经》原文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2003-2010 PHPWind
Time 0.007674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