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读过《活着》与《呼啸山庄》的网友请看看
级别: 侠客
显示用户信息 
0  发表于: 2001-10-21   

读过《活着》与《呼啸山庄》的网友请看看

《活》与《呼》的结构很相似,都采用整体的倒叙与局部的穿插。但这种写法本身的运用,我觉
得还是《在细雨中呼喊》比《活着》更成功。
《呼》的表象是在理性的人群中发出一声非理性的狂暴的呼唤,实则在非理性的人群中爆出一丝
清醒然而绝望的人声。而《活》给人的意象是一望无际的干涸的大地。
我总想在小说里寻找所谓“精神的凝合点”(也许不必要)。在《活》里,我找到了:那是一道
浓缩的风景,画面里只有一位驼背的老人赶着一头瘦骨嶙峋的牛。人生的辛酸,无言的苦难,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有两颗泪珠”,一切的一切,都凝聚进这样一副具有震撼人
心的生命力的画面中,贯穿始末。而在《呼》中,断然找不出这样一种感情的寄托,有的只是充
斥在天地间的,令人窒息而躁动的“无”。
有人认为《呼》中第二代人“文明爱”小团圆的结局不是艾米莉的初衷,也许是她迎合读者,用
曲笔涂抹些亮色。我不同意。“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日子已过去了,读者喘息甫定,所以用“暴
风雨后的宁静”或“劫后余生”来形容更为合适。这实际上是求得一个心理上的缓冲过程。
级别: 风云使者
显示用户信息 
1  发表于: 2001-10-21   
回复:
   《呼啸山庄》是初中时候被我当消遣看的,最初的印象已经有些模糊了,只记得那时很为希
克厉对卡瑟琳的爱情所动容。那时隐隐觉得有个男人为自己如此是件幸福的事情。
   后来找时间重看的时候就被整部小说压抑而略带疯狂的氛围所攫住了。
   至于《活着》,我在大学课堂上看的。老师的声音变得遥远,我沉浸在余华营造的有些凄凉
的氛围里。福贵的亲人一个个离他去了,孩子们先后死去,最后剩下他和老牛相依为命。从他的
沉默的生存里我似乎读出了人生的一些曲谱:艰辛或许,痛苦或许,但我们必须坚强地活着!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2  发表于: 2001-10-22   
回复:reeeeeeeeeeeee
我觉得读《呼啸山庄》给人很压抑的感觉,我不是很喜欢,不过卡夫卡的就。。。。。。。。
其实我什么都不懂....................乱说而已!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3  发表于: 2001-10-26   
回复:
[color=skyblue]文字[/color]
走入余华的精神世界也是在跨入大学门槛的那刻起,他的三部曲:《活着》、《在细雨中呼
喊》、《许三观卖血记》我都有幸一一欣赏过。可是让我产生了不同的心境。《活着》是一部辛
酸史:一个旧时生的老人遭遇到身边最亲近的、可以互相依赖的人的相继离去,可仍然无奈的活
着,逐步走向自己的天堂。我真正流泪的不是对福贵本人,是对这个社会劣根反思后的自然流
露。《在细雨中呼喊》我是在极其压抑的心态下读完的,少年时、成人后的情感变迁,让人觉得
无力,太平淡了!《许三观卖血记》是比较值得一看的黑色幽默小说,主人公从原来只是为了显
示自己是男人而去卖血,到以后迫于生计等等问题去卖血,但他的心灵历程和卖血情结写的不够
彻底!至于《呼啸山庄》是小学时候看的,感受自然想不太起来,所以暂时无权以对,非常抱
歉!
描述
快速回复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