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谈非专业学习者是否要大量泛读(修订版)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0  发表于: 2004-06-04   

谈非专业学习者是否要大量泛读(修订版)

以下转自旺旺英语论坛。
问:有人认为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应把全部精力放在精读、精听上,不必泛读、泛听,是这样吗?



答:我以为在学习的初中级阶段绝对应以精读(当然也包括精听、精说、精写、精译)(见《道家智慧与英语学习》)。不过精读与泛读当是有机配合的。听说钟道隆先生讲过学英语《新概念》足矣,也不无道理。看自己学习的目标到底多高了。新概念主要是精读教材,对大学生来说这套教材在听说训练方面是有所不足的,词汇量也嫌不够。再如听力,口音、题材最好多接触一些。我们没有本土语言环境,无法“习得”,只能“学得”(陈琳先生语),努力给自己创造机会多读多听。现在很多学生学了八年十年的英语,主要接触的英文除了教材而外可能只有单词书和模拟试题集,就这样学好英语是不可想象的。  长期忽视泛读可能造成“原版书恐惧症”。这种恐惧症在专业学习者中也广泛存在。现在几种大学英语教材每单元在精读课文之后常附有三至四篇泛读课文,以前的《大学英语》(1987――)泛读教材独立成书,还有《快速阅读》,大体是适应应试的。这些内容我本人觉得没有太大必要。泛读读报刊和书比较合适。尤其读书,收效又是读零散文章所难以替代的。而且现在通用的几种大学英语教材选材多半比较粗糙,单学这些教材难以真正体会英语语言艺术的魅力。



泛读多半还是泛泛而读好,单词可以不查,甚至有时不查比查要好。硬着头皮读下去自然会习惯,语感也会得到锻炼。许国璋先生少年时学英语就是这么做的。参见许先生的文章《回忆学生时代》(见《英语教育往事谈--教授们的回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二版)。越早泛读,越早开始读原版书,就能越早体会到阅读和欣赏的乐趣。初中生就可以泛读了。



[此贴被达奚武在2004-06-6 19:47重新编辑]
[此贴被达奚武在2004-06-6 19:51重新编辑]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1  发表于: 2004-06-06   
丹杨先生:
  ......胡老师的观点绝大部分我都是赞成的,我们只有很少的一些分歧。出现这一点点分歧我想主要是因为胡老师更多地是从英语专业人士的角度看问题,而我则更多地是从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角度看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再说几句。

我之所以提倡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用“精读”的方法去处理一切阅读材料,是因为一般的非英语专业学习者水平十分有限,很多都还只具有四六水平,并不能像阅读中文材料那样轻松浏览英文原版著作(或报刊杂志),还是得经常求助于工具书。胡老师强调“泛读”的重要性,其实就是强调阅读的量一定要大。这当然是不错的。但是如果选择难度较大的材料来读,又不借助于工具书,这种“泛读”恐怕会因为遇到的生词和难句太多而很难坚持,即使强迫自己勉强读下去,读了恐怕也还是似懂非懂甚至有一头雾水的感觉(本科上英语课时我做限时快速阅读就有这种感觉)。所以应该选取相对较为简单的材料,即对于阅读者而言没有过多的生字和难句的材料。既然生字和难句不多,即使在阅读过程中不时查一查字典和语法书也不会花去很多时间,阅读速度其实并不会慢太多,更重要的是阅读的效果有了保证。这就是我为什么提倡用“精读”的方法去处理一切阅读材料的原因。我认为,我们一般所说的“精读”(即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弄懂,然后放过去再以同样的方法读其他材料)其实只是一种“泛读”,真正的“精读”应该是选好的材料(如“新概念”)反反复复地读,不断地含英咀华,读上好多年甚至是一辈子。

听力也是一样 。我们平常所作的“精听”(把每句话每个词都听懂了然后放过去再以同样的方法处理他材料)在我看来只是一种“泛听”,真正的“精听”应该是选好的材料(如胡老师推荐的老版本的《Step by Step》不厌其烦地听下去,听上成百上千遍,听上好多年甚至是一辈子。

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真正的英语水平,听力和口语好了写作不一定就好。这一点我和胡老师的看法完全一致。其实者这可以从我们学习和使用汉语的情况类推出来。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们的汉语听力和口语当然都是顶呱呱的,可是又有几个人的汉语写作过得了关呢?曾有报导说现在的小孩子连信都不会写了,因为有了电话。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我平常读一些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学术文章,发现不少博导、教授的文笔很一般甚至很差劲,不时出现词语的误用甚至有一些错别字,不规范的句子比比皆是。我前不久做毕业论文,导师就曾花了很大的精力帮我找出文字和标点方面的错误。这还只是一般的写作,只要求逻辑清晰通顺流畅。......

我的跟帖:
丹杨先生所述有他的道理,他也给我了一些启发。我与丹杨先生分歧本来不大。至于泛读的难度,量力而行,稍微难一点,生词在百分之三以下比较合适。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太简单也不好。名著简写本现在出了不少,有的改写得非常出色。不过我想从读简写本到读原著,时间间隔不宜太长。

窃以为法无定法,各人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择善而从。


描述
快速回复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