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管卫东阅读讲义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0  发表于: 2007-03-01   

管卫东阅读讲义

第一章 常见问题、错误及正确做法
在讲我们推荐的阅读及答题方法之前,有必要阐述和阅读有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传统教学方法不当或者同学们的思路、方法存在误区从而制约了阅读能力的提高,进而导致英语考试时阅读得分偏低。之所以首先提出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方法才会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同学们理解起来才会觉得更加有切身的感受,掌握起来也更容易。另一方面,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最根本的还是要依赖于英语能力的提高。指出这些问题,不但对于提高我们的应试能力有帮助,而且对我们以后的英语学习也很有好处。
传统教学方法的问题以及大家常犯的问题、错误主要有以下这些,在指出问题、错误的基础上,我们还给出了认为正确的做法:
一、首先指导思想就不正确
传统英语教学,过于把英语当作一门“知识”来讲解、研究,而不是把它看成一种传达信息、交流信息的工具来应用。关于这方面的批评其实已经有很多了,我们在这里不再花过多的笔墨,只重点说说这种指导思想对阅读,或者说接受信息方式造成的负面影响。
同学们对这样的英语教学和学习方法一定不感到陌生:阅读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词立刻就去查字典,看到比较复杂的句子上来就分析句子结构,然后再把它翻译成中文。几乎把所有的阅读都当作精读来对待。或者说,阅读都以理解为出发点。单是上课的时候采取这种办法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会影响到我们平时做题时的思维习惯和做法。市面上的英语辅导书基本上也是按照这种思路编写的。
具体到英语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讲解的时候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知道选哪个选项,还要知道为什么选它,它为什么是对的,另外几个为什么是错的。而这根本不应该是考试的时候应该采取的办法。考试有时间限制,以获得较高的分数为目的,只要“知其然”——即知道如何选出正确的选项就够了,至于“所以然”,是事后研究时才应该做的。或者说,平时的学习和考试是脱节的。而且,这种方法(姑且称作一种方法,其实根本算不上,因为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建立在对文章的全部内容都必须理解且记住的基础上,否则只好猜答案,碰运气。但事实上能达到这种水平和能力的考生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考生做不到这一点。于是,拿到一篇阅读文章,考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之前看文章的分析、阅读理解的参考答案,它讲的那些道理,自己也能明白,可是要自己做,该怎么做呢?如何选出那个正确的选项呢?这正是困扰着许多考生的一个问题。而本书的全部内容,其实就是围绕着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展开的。
简单来说,我们对待英语学习,特别是英语考试中阅读的指导思想是,紧紧把握文章的内容,以问题指引的方向为引导,有选择有重点的记忆,在对比选项的过程中选出最适合的答案。以后的章节我们会详细介绍我们的思想和方法及其应用。
除了指导思想不正确外,传统英语教学及学习中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误区,其实这些问题和误区也可以看成是指导思想不正确的表现和必然产物。
二、单词的记忆、理解存在的问题、误区
单词是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对于阅读来说,单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英语教学和大家的学习中,对单词的记忆、理解等存在着不少问题、误区。这方面的内容我们有专门的辅导书详细说明(《单词的深刻理解》),这里着重谈谈对英语阅读影响比较大的单词方面的问题。
(一)单词的记忆、理解
我们在背单词的时候,记的是它的中文翻译,而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意思,到底记哪一个呢?事实证明,很多人往往都记第一个。这样,阅读中遇到这个单词的时候,理解经常会出现偏差。于是有人说,那就把所有的意思都记住。但是,这样一来,不仅工作量、记忆负荷过大,而且事倍功半。因为我们需要记的不是一个单词的中文翻译,而是这个词的“本质”意思。
举例来说,pool [pu:l]这个词,金山词霸的解释是:
n.
池, 撞球, 联营, 石油层
vt.
合伙经营, 共享, 共有, 集中(钱、力量等), 采掘, 汇聚成
vi.
汇合成塘, 郁积, 联营
很多人要么只记住了“池塘”这个本义,要么是生吞活剥的把每个意思都记住了。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它的诸多意思都归纳成“汇集、集中”这样的概念。至于它的确切含义,联系上下文自然可以明白。
再比如media这个词,金山词霸的解释虽然只有“媒体”这么一个意思,但是对它的理解应该不局限于此,而是要去把握它的“实质”含义,总之这个词是一种途径、媒介、沟通的意思。
再举一个例子,character这个词,金山词霸的解释是:
n.
(事物的)特性, 性质, 特征(的总和), (人的)品质, 字符, 性格, 特征, 人物
vt.
写, 刻, 印, 使具有特征
所谓特性、特征,就是和别的事物不同的东西,看到这个词头脑中就反映出这个东西和别的不同就行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character和distinguish其实是一个意思。
(二)对不认识的词的处理方法
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习惯于把看到不认识的词就记下来,甚至停下来去查字典,然后把它的意思记下来。如果是精读,这样做是没错的。可是一旦形成习惯,无论读什么样的文章,只要遇到不认识的词就采取这样的办法就不可取了:一来太耽误时间,二来生词对于理解、记忆会导致非常大的障碍。
另外,这种做法对人的心理也是一种影响——这篇文章里有好多词都不认识,这下糟了,题目肯定做不对了。考试的时候本来就很紧张,再有这样的压力,本来能记住的也忘了,本来能做对的也做错了。其实根本不用这样。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刚开始认字的时候,看到一些中文文章,我们会边看边说:这个词我认识,这个词我也认识!怎么到了学英语的时候就变成:这个词我不认识,这个词我也不认识了呢?读中文的时候,有个别词不明白它的意思,不影响我们对整句话意思的理解,那么读英语也应该如此。应该把注意力的重心放在认识的词所传达的信息上,而不应该过于纠结在不认识的词上。
有的人也许会说,那是不是说阅读根本不需要词汇量作基础?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试想,一篇文章里你有80%的词都不认识,虽然那20%的单词也传达一定的信息,但这离作对题目的要求还是太遥远了。所以说单词还是要背的。只是重点背什么词的问题。
应当说,需要重点背的只有非专有名词和动词。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比如说“管卫东杀猪”这句话,“管卫东”是谁你不认识,“猪”这词你也不认识,可是只要你认识“杀”这个词,其实最主要的意思就把握住了。为什么说专有名词不用记?因为根本没必要,好多词外国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你就算知道了黑木耳、喜鹊分别怎么说,对你的阅读又能有多大帮助呢?所以说专有名词是不用专门去背的,看到这些词,你头脑中就反应出这是个什么东西就行了。为什么形容词、副词也不用重点去背呢?因为形容词无非就是表示好坏,也就是褒贬,副词不过就是表达数量多少、程度范围大小,诸如此类。这些词只要知道它的大致方向就可以了,对我们理解整句话、整篇文章不会有关键的影响。
单词方面的问题主要就是这些,下面我们看看在读句子中存在的问题、错误。
三、句子读法的错误
前面说过,传统教学方法教我们的句子读法基本上是句子结构分析法。也就是这样:看到一个句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读一遍,把不认识的单词划出来。然后查字典,查完后将所查的意思标注在书上或写在专门的本子上。然后才开始想这个句子的真正意思。怎么想呢?句子结构分析。简言之,就是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比如:主、谓、宾等等,以及他们的修饰成分,再看看他们是由什么成分充当的。当从句出现时,要注意从句在句子中做什么成分,修饰谁。如果是连词连接的几个从句,那要注意从句间的关系。英语中一些特殊句式则要单独记忆,比如:存现句、感叹句等等。还有一些句子成分要特别注意,比如:独立主格、插入语等等。
但是这种读法有很大的缺陷,对于考试来说,就更加不可取。用这种读法读句子,开始只能看看有没有生词,扫一下看过去,然后带着满脑子的问号和沉甸甸的语法开始寻找哪儿是主语,哪儿是谓语,最后才开始把短语的意思按顺序排列起来,组成句子的意思。这种读法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1.用这种读法读懂一个句子至少要三遍,有人可能要读N遍。如果是为了学习语法,或者搞清句子间的修饰关系,这种方法是值得提倡的。可是,考试的时候,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你每句话读N遍吗?
2.这种读法对语法的要求过高。没有深厚的语法功底,不但花的时间长而且容易分析错误从而导致对句子的理解产生错误。
考试的时候做阅读题,如果对每篇文章的每个句子都采用这种读法,最可能
的结果就是花了很多时间却读得稀里糊涂,做题的时候就只好猜了。
也许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读中文能一遍读懂,读英文就不行呢?除了前面所讲的采用句子结构分析带来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原因也造成了我们读英文读一遍读不懂:
1.没有按英文的顺序接受信息
中文语序和英文语序是不同的,英文语序是重心前置,而中文语序是重心后置。另外还有一些成分,中文和英文里面所放的位置也是不同的。由于已经习惯了读到一个句子就把它翻译成中文语序的中文,所以经常无法读懂句子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按英文的顺序接受句意。也就是说,读到一个句子,读出来的是按英语顺序排列的句意。这一点十分重要。
2.找不到句子的断点
英语单词量大,词组短语多,长句多。而中国人读英语通常是一口气读下去,不考虑哪是一个意群,应该在哪里停顿。也就是说,找不到句子的断点。这种读法导致的结果就是读了几遍也不知道意思。一个句子要回头看好几遍才能读懂。要想快速正确地读懂英文,就要找到句子的断点。以意群为单位,一个意思接一个意思,按意群来理解句子。这样既符合英语的特点也符合我们理解句意的思维习惯。
3.琢磨每个单词
前面在讲单词的问题的时候,也提到过这一点,这里再补充一下。琢磨每个单词的结果往往是记住了单词的意思,却忘记了句子的意思,“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有选择的琢磨单词。实词要考虑,名词特别是非专有名词最最重要,实意动词也很重要,对形容词和副词的理解虚化成一个程度就可以了。
管老师推荐给大家的读法与传统的读法截然不同,强调内容而淡化语法,让你像读中文那样轻松地读英文。这种读法概括一下就是:读一个句子,要慢读,过中文,记内容。不看语法看句子的内容,接受英文语序的中文,按意群断句理解句子,重点琢磨句子中的名词动词,注意掌握句子的总内容,不要遗漏句子的部分内容。
可以说,句子的读法实际上体现的是接受信息的方式,它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阅读的质量和作题的准确率。换句话说,句子读法问题是阅读里面的核心问题。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句子读法,做起阅读来才能得心应手。而我们介绍的句子读法跟传统读法的区别是很大的,有“离经叛道”之嫌,但实践证明,它是一种合理可行的好方法。大家应该仔细体会,好好掌握。这对以后的阅读是极为重要的。为了帮助大家体会这种读法的特点,我们特举两个例子说明。如果要对句子读法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请参阅管老师著的《英语难句读法》一书。

例子的格式:
首先列出句子原文;然后标出句子的断点和应琢磨的词,句子的断点用“/”标出,应琢磨的词用黑体字标出,补充内容用(),例句中的()仍然保留;句子按英文顺序排列的中文内容。
eg1. Migraine, the most debilitating common form of headache, afflicts perhaps 18 million Americans, who collectively lose 64 million workdays year and thus cost the nation $50 billion in medical expenses and lost work time.
分析:Migraine/, the most debilitating common form of headache/, afflicts perhaps 18 million Americans, who collectively lose 64 million workdays year and thus cost the nation $50 billion in medical expenses and lost work time.
内容:偏头痛(Migraine)/,最令人身体虚弱的普通的头疼/折磨着大约1800万美国人/,总共一年损失6400万个工作日/并因此令国家损失500亿元/在医疗费用方面和失去的工作时间方面。
解释:Migraine的意思是偏头痛,但是我们是否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并不重要,因为即使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我们也不知道偏头痛在医学上是怎么定义的,也就是说给我们中文我们也不能透彻地理解这个单词。对于这类词,明白就翻译出来不明白就过去。
eg2. The company is negotiating to sell its profitable credit card subsidiary and plans to use money from that sale to acquire some of the mortgage-servicing operations that are being sold by troubled savings institutions.
分析:The company/ is negotiating/ to sell its profitable credit card subsidiary/ and plans to use money from that sale/ to acquire some of the mortgage-servicing operations /that are being sold by troubled savings institutions.
内容:公司/正在谈判/卖掉赢利的信用卡附属公司/并计划用卖得的钱去获得一些抵押贷款服务公司/他们正在被陷入困境的储蓄机构卖出。
解释: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正在被陷入困境的储蓄机构卖出的抵押贷款服务公司”,颠倒句序并不影响我们对句意的理解。有些词,像:subsidiary, mortgage-servicing operations, savings institutions等属于经济类词汇,如果不能理解其准确含义也没有关系,不影响对句意的理解。
四、一些tips
阅读时的正确做法前面已经说了一些,现在再补充几个对阅读有帮助的tips:
1.按顺序读句子的时候,所有的时间、地点、人名都一概不理。
2.对单词的反应,第一眼就知道意思固然好,如果一下子想不出来意思就当作没看见。但是这么做是有条件的,不能陌生的单词比认识的单词还多。
3.看见好几个单词或短语并列在一起的,不去想它的具体意思,把它当作一个整体就行了。
4.重复信息一概不记。读过的内容差不多的,不要在脑中再重新记一遍。力求文章简单化。
5.读文章时分段记忆。脑中留下的信息是每段讲的什么,这样就算要找,也很容易找到与问题相对应的原文。
6.如果一句话很重要,比如第一句话,但是看不懂,就把句子里懂的单词记住。尽可能用你看的懂的信息,把该记的东西记住。

传统英语教学及学习中常见的问题、错误及正确做法我们前面比较系统的说了一下,在阅读中实际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会在下文中提到。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1  发表于: 2007-03-01   
第二章 “管氏阅读法”的解题步骤

解题有很多种方法,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读文章,全读懂而且全记住,然后做题,问题问到哪里,脑子里就立刻回想起文章中相应的内容。这种方法虽然很好,可是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想做到恐怕很难。特别是对于英语水平、阅读能力不是很高的考生来说,基本就是高不可攀的了。另外还有一种方法——我们把它称作“歪门邪道”,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辅导书在介绍这种方法——就是所谓的只看选项不看原文就能选出答案的方法。我们不推荐这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的偶然性比较大,而且建立在出题的人的思路不变的基础上,万不得已的时候才能用。另外的一种方法就是管老师通过多年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总结出的一套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的方法——我们姑且把它称作“管氏阅读法”,也是我们这本书要重点向大家介绍的方法。
前面我们主要讲了传统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错误等,以及我们认为正确的思想和方法。但是,一种方法只有理论和思想是远远不够的,它还要有可操作性,这样才会对大家的实际解题有帮助——实用性强也是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之一。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一下这种方法的步骤。
步骤如下:
第一步,读问题
第二步,读文章
第三步,对比选项,选出答案
这种方法的每个步骤,我们会用一节的内容来讲述,具体包括这一步骤的原理(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这么做时要注意的问题,最后会举出实际的例子。
第一节 读问题
一、原理
关于应该先读问题还是先读文章是有不同答案的,有的人认为应该先读文章,有的人认为应该先读问题。我们认为,到底采用什么样的顺序,和每个人的水平有关。对于阅读能力很高的人来说,先读文章比较好,读完了文章,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基本理解和记住了几乎全部的内容,再去做题,就会比较有把握了。而事实上在广大考生当中,能达到这样的水平的人是不多的。多数人对于文章不能做到基本理解(当然,事实上“管氏阅读法”是不强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的,记住这一点很重要!),或者虽然基本上看懂了,但是看完之后脑子里能留下的或者说能记住的信息是很少的。大家可能普遍都有这种感觉,读完文章之后好像也觉得读懂了,但是似乎脑子里又挺空的,想不起自己读过了什么。鉴于此,我们认为应该先读问题,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首先,读完问题,会对这篇文章所涉及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心中有数;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文章有针对性,有的放矢。考研阅读的一篇文章大概通常有四、五个段落,几百个单词,但是题目只有4-5道。不是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都是要考察的内容、出题点。如果是先读文章,往往是该记的内容没有记,没必要记的反而记了一大堆。先读题,带着问题去读文章,就会避免这样的问题,少作或根本不作无用功,抓住重点,记住真正该记的东西。目的明确了,读起来自然就轻松多了。另外,问题只有4、5个,记起来比记一篇文章相对容易的多。
读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不是为了读问题而读,而是为了把问题的主要内容记住。什么是问题的主要内容?就是指问题中的具体内容,如果问题不涉及到具体内容,是不需要记的。
有人就会问了,什么样的问题叫做涉及具体内容,什么样的问题不涉及呢?选择该记的问题这一步很重要——记的多了没必要,记的少了不够。我们下面会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详细说明。这里先笼统地说一下:第一,凡是问第几段第几行的某一个词什么意思的问题不用记;第二,问某段或某几段用来说明什么的问题不用记;第三,问文章的main idea是什么的问题不用记;第四,通过文章能infer出什么的问题不用记;第五,作者的态度、语气之类的问题,也不用记。第一种问题不用记是因为没必要,因为现在考研阅读题对于这样的词会在原文中标注出,看到了自然会留意。后几种问题记了也没有效果,或者说无从记起,比如问到文章的main idea,你只需要知道你要把全文都读完就可以了。
读完问题,把该记的找出来之后,要在脑子里迅速地过上一两遍,尽量记牢。不但要记问题的内容,还应该把问题的顺序也记下来,因为题目基本上是按照文章的先后顺序来出的(注意:只是说基本上,不是绝对的!)。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读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除了前面说的读完、把该记的找出来之后要在脑子里过几遍,保证自己记住了以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不要用以前的方法给问题分类!就是把问题分成什么细节题、是非题、主旨题、推断题等等,然后不同类型的题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这种分法也许有它的根据,但是在我们的方法中根本没必要做这种分类,白白增加自己的记忆负担和浪费时间而已。如果要对问题分类的话,也只需要分成需要记的和不需要记的两类就可以了。
    三、举例
    下面用97年之前的考研阅读真题为大家举出读题时的例子。很多要点、技巧等会在下面的解释中具体体现。通过这些例子,希望大家能够对如何读题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为读文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根据前面所讲的原因,分别举出需要记和不需要记的问题的例子。
需要记的:
eg1. Kitcher's book is intended to__
问题问的是Kitcher的书是用来干嘛的,问的和Kitcher's book有关,而且不是问书本身,而是问它是用来做什么的,涉及了具体信息,所以要记住。
eg2. A technologist can be compared to an artist because__
问题问技术专家能被比作艺术家的原因,技术专家和艺术家都是具体的,而且问的是他们两者能够类比的原因是什么,当然也涉及到了具体内容,所以也应该记住。
eg3. In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included in the advantages of advertising?
问题问下面那项不是广告的优点,广告、优点是问题要传达的最主要信息,也涉及到了具体内容。另外,要注意“not”,即问的是没有。这一点在否定词题目中没有用大写强调出来的时候要尤其注意。
eg4. The main problem people may encounter today arises from the fact that__.
问的是人们当今遇到的主要问题来自于什么,即由什么造成,核心是“主要问题”,不过不是问主要问题本身,而是问这个主要问题是由什么造成的,涉及到了具体内容,应该记,而且应该记的是“问题的原因”。
eg5. A person is generally believed to achieve personal growth then__.
问一个人被相信取得了个人成长后会如何,获得了个人成长很具体,这之后的情况也很具体,应该记。不过读文章的时候要对这之后的情况特别留意。
eg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private-enterprise economy is characterized by__.
问私营公司经济的特点,要记。主要是私营经济,还有它的特点。
eg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credit card enables its owner to__.
问信用卡能让持有人做什么,要记。信用卡,能做什么。
eg8. The reason that the exceptional children receive so much concern in education is that__.
问exceptional children在教育中得到很多关心的原因,exceptional children是具体的,得到很多关心也是具体的,不过最主要记的还应该是原因。

下面是一些不需要记的例子:
eg1.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__
这种通过全篇文章推断的,不记,但是提醒我们要读完整篇文章。
eg2.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true except that__
这种判断下面哪种说法是对的或错的不用记,但是意味着要读完全文,因为无法预先得知选项是就文章的哪一部分出的。
eg3.In the author's opinion__
根据作者观点,……不用记。
eg4.When the author says "a new way of being" (line 3, Para. 3) he is referring to__.
这种明确指出是第几段第几行的什么词的,不用记。
eg5.We can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at __.
能从最后一段话得出什么,不记。但是最后一段话,特别是最后一段话的重点句子,要仔细看。
eg6.From the passage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__.
从文章中能得出什么结论,也不用记,但提醒我们要读完全文。
eg7.By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passage the author means that__.
不用记。
eg8.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__.
问文章主旨,不用记。

读完题,判断出哪些用记哪些不用记,记住了需要记的问题的内容及顺序,就可以开始读文章了。

第二节 读文章
一、原理
对于阅读理解来说,文章当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了正确的读文章的方法。有的人对文章不分详略,对每一句话、每一段话给与同样的时间和重视;有的人过于拘泥于某个单词、句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或者因为个别的词不认识,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影响了自己的正常阅读;还有的人边读文章边看选项,结果把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弄得支离破碎。当然,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不止于此。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点:
读句子能力不够;
没有从问题出发读文章,无的放矢;
认为做对题要建立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
读句子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根本,我们所讲的所谓解题方法只能“治标”,要想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其根本途径在于提高读句子特别是长句、难句的能力,这才是“治标”的方法。读句子的能力提高了,我们所讲的解题方法运用熟练,就可以做到“标本兼治”。关于读句子的问题前面第一章已经提到过一些,如果想深入全面了解,请参阅管老师编著的《英语难句读法》一书。
我们应当清楚的一点是,读文章是为了做对题、拿高分。所以没有必要用读精读的方法读文章,也不能用读泛读的方法去读,而要有目的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问题的指引下去读文章,读文章要以问题为出发点。关于这一方面的具体内容我们在下面会具体地分析。
做对题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是读懂文章吗?如果文章全部读懂而且全部记住,做题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鉴于每个人的水平不同,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人是不多的。而且事实上,想要做对题目,不一定要对文章百分之百理解才可以。我们要的是对问题的解决,而不是为了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前面说了读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问题可分成两类:具体的和不具体的或者说需要记的和不需要记的。对不同的问题,读文章时的处理方法也是不同的。
1.对于那些需要记的问题,答案是从原文中可以直接或间接找到的。在读文章时,一旦看到问题里的内容时,就要重点读了,应该划下来,做个标记(比如标上问题的序号)。
2.对于那些不需要记的,情况相对复杂一些。
(1)如果问题是问某一段的主要意思的,那么这段话的第一句话要好好读;
(2)如果问题是问从某一段能推断出什么的,那么除了这段话的第一句话要好好读外,转折句也应好好读;
(3)如果问题里面的最后一两个问题不是围绕具体内容的,那么要特别注意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4)另外,对于段落不多,但每段内容比较多的文章,有几个地方要划下来:第一处是列举的地方(不过不用标题号,除非有与问题有关),第二处是转折的地方;
(5)对于主题类问题,原文的有些信息对这类题有影响。如果是总-分或者分-总结构,读文章时一旦发现头和尾又遥想呼应的,一般就是主题题的答案;
(6)凡是问作者态度的题,除了整篇重要以外,最后一段也很重要。

以上就是读文章的方法和步骤,读者会发现其实读文章和读问题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读文章要从问题出发,以问题为指引,不同的问题在文章中相应的有不同的读法。下面我们说说读文章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读文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不要在文章中看到与问题里对应的内容就马上去做题,因为如果立刻就去解题,文章就会显得很零散,文章的整体性会被破坏,从而会影响那些不是问具体内容的题目的解答。
另外,读文章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词,看不懂的句子也不要紧,不要做过多的纠缠。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尽量用认识的词把句子、段落和文章的整体意思把握住。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要追求太快的速度。因为按照这种方法,每篇文章只读一遍就可以,而考研时,分配给每篇阅读的时间有10分钟左右,所以足够我们读完一篇文章。但是不要习惯性地把文章翻译成中文语序的中文(在心里默翻也不行),就用英文语序的中文来读和记忆就可以了。
三、举例
下面用96年的考研阅读真题为大家举出读文章时的例子。正如前面所说,读文章和读问题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这里举例子的过程也包括了读题这一步骤。
Passage l
Tight-lipped elders used to say, "It's not what you want in this world, but what you get. "Psychology teaches that you do get what you want if you know what you want and want the right things.
You can make a mental blueprint of a desire as you would make a blueprint of a house, and each of us is continually making these blueprints in the general routine of everyday living. If we intend to have friends to dinner, we plan the menu, make a shopping list, decide which food to cook first, and such planning is an essential for any type of meal to be served.
Likewise, If you want to find a job, take a sheet of paper, and write a brief account of yourself. In making a blueprint for a job, begin with yourself, for when you know exactly what you have to offer, you can intelligently plan where to sell your services.
This acoount of yourself is actually a sketch of your working life and should include education,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s. Such an account is valuable. It can be referred to in filling out standard application blanks and is extremely helpful in personal interviews.While talking to you,your could-be employer is deciding whether your "wares" and abilities must be displayed in an orderly and reasonably connected manner.
When you have carefully prepared a blueprint of your abilities and desires, you have something tangible to sell. Then you are ready to hunt for a job. Get all the possible information about your could-be job. Make inquiries as to the details regarding the job and the firm. Keep your eyes and ears open, and use your own judgement. Spend a certain amount of time each day seeking the employment you wish for, and keep in mind: Securing a job is your job now.
1. What do the elders mean when they say, "It's not what yau want in this world, but what you get. "?
(A) You'll certainly get what you want.
(B) It's no use dreaming.
(C) You should be dissatisfied with what you have.
(D) It's essential to set a goal for yourself.
2. A blueprint made before inviting a friend to dinner is used in this passage as__.
(A) an illustration of how to write an application for a job
(B) an indication of how to secure a good job
(C) a guideline for job description
(D) a principle for job evaluation
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one must write an account of himself before starting to find a job because __.
(A) that is the first step to please the employer
(B) that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mployer
(C) it enables him to know when to sell his services
(D) it forces him to become clearly aware of himself
4. When you have carefully prepared a blueprint of your abilities and desires, you have something__.
(A) definite to offer (B) imaginary to provide
(C) practical to supply (D) desirable to present
先来读问题,第1题问当年长的人说了那样一句话的时候他们是什么意思,显然涉及了具体内容,这个具体的内容就是年长的人说的那句话,不过我们更要注意这句话的上下文,因为问的是他们说这句话的意思。不过那句话太长了可能记不下来,但是头脑中要有这么个印象:年长的人说某一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意思。第2题问朋友来吃晚饭前做的blueprint(不认识?没关系,看了文章可能就能猜出来了,猜不出来也没关系,因为题目是问文章里提到它是干什么的)在文章中是用来干吗的。问到了blueprint,而且是请朋友来吃晚饭前的blueprint是做什么用的,显然是涉及到了具体内容,要记。第3题问找工作之前要写关于他自己的什么东西(假设account这词不认识)的原因是什么,找工作之前是一个具体内容,account是具体内容,because也是具体内容,而且是我们最应该注意的内容,要记。第4题问当你仔细准备了一个关于你能力和愿望的blueprint的时候,你就有个什么样的东西。这里虽然也是一个blueprint,但是是关于你能力和愿望的blueprint,很具体,所以也需要记。不过需要注意,问的是当你准备好了这样一个blueprint之后,你就有什么东西,所以更应该关注的是出现在这样的一个buleprint之后的内容。四道题都是涉及到具体内容的题,都需要记(其实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因为这种题在原文中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地方,最容易做,做起来把握最大)。现在需要把题目在脑子里再过一遍。年长的人说某一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意思——朋友来吃晚饭前做的blueprint是用来干吗的——找工作之前要写关于他自己的什么东西的原因是什么——当你仔细准备了一个关于你能力和愿望的blueprint的时候,你就有个什么样的东西。记住了问题的主要内容和顺序之后,就可以开始读文章了。
    为了更接近考试时的真实情景,下面模拟大家读文章的情形,除了做必要的标记以外(用下划线标出),还写出相应的英文语序的中文。对于一些大家可能不认识的词,在这里不去理会它的意思,而是把英文原文照搬下来。括号里面是我们读文章时的一些思考和分析。
?Tight-lipped elders used to say, "It's not what you want in this world, but what you get. "Psychology teaches that you do get what you want if you know what you want and want the right things.
You can make a mental blueprint of a desire as you would make a blueprint of a house, and each of us is continually making these blueprints in the general routine of everyday living. ?If we intend to have friends to dinner, we plan the menu, make a shopping list, decide which food to cook first, and such planning is an essential for any type of meal to be served.
Likewise, If you want to find a job, take a sheet of paper, and write a brief account of yourself. In making a blueprint for a job, begin with yourself,? for when you know exactly what you have to offer, you can intelligently plan where to sell your services.
This acoount of yourself is actuaLly a sketch of your working life and should include education,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s. Such an account is valuable. It can be referred to in filling out standard application blanks and is extremely helpful in personal interviews.While talking to you,your could-be employer is deciding whether your "wares" and abilities must be displayed in an orderly and reasonably connected manner.
?When you have carefully prepared a blueprint of your abilities and desires, you have something tangible to sell. Then you are ready to hunt for a job. Get all the possible information about your could-be job. Make inquiries as to the details regarding the job and the firm. Keep your eyes and ears open, and use your own judgement. Spend a certain amount of time each day seeking the employment you wish for, and keep in mind: Securing a job is your job now.

Tight-lipped 年长的人过去常常说:“它不是你想要的在这个世界上,而是你的得到的。(读到这里,我们回想起第一题问的就是年长的人说了这么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所以这里要把对应的英文划下来,并且写上题号1。但是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只看这一句显然是不够的,还要看下文。继续看第二句话,发现第二句话其实就解释了第一句话的意思,所以应该把前两句话都划下来)。Psychology 教你要得到你想要的如果你知道你想要什么而且要的正确的东西。
你能做一个的精神blueprint(出现blueprint了,先划下来再说)关于你的愿望的,就像你做的房子的blueprint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做这样的blueprint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想要邀请朋友来吃晚饭,我们计划(出现朋友来吃晚饭前的blueprint了,先划下来)菜单、列购物清单,决定先做什么菜,这样的计划是最重要的对于任何类型的饭来说。(第2题问的是朋友来吃晚饭前的blueprint是用来做什么的,对应的答案就在这里,划下来,写上题号2)
同样的,如果你想要找工作(出现找工作了!先划下来),拿出一张纸,写一个关于你自己的简要的account(还有account,也划下来)。在做工作的blueprint的时候,从你自己开始,因为当你确切地知道你有什么提供的,你才能聪明地计划去哪里销售你的服务。(第3题问找工作之前要写关于他自己的account的原因是什么,而for后面正是在解释原因的,所以第三题的答案一定在这个位置,划下来,写上题号3)
这个你自己的account实际上是一个sketch关于你的工作经历,应该包括教育、经验和references。这样的一个account是有价值的。它能够被参考在填标准的申请表时而且在面试时是极有帮助的。在跟你谈话的时候,你的could-be雇主在决定是否你的wares和能力确实被有序地展示了,并且合理地联系在一起。
当你仔细准备了一个关于你的能力和愿望的blueprint之后,你有一些tangible的东西要卖(想起第四题问的正是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划下来,写上题号4)。然后你准备好找工作了。得到所有可能的信息关于你的could-be工作。做inquiries关于工作和公司的细节。把你的眼睛和耳朵都张开,用你自己的判断。花一定的时间每天寻找你希望的工作,记住:Securing工作现在就是你的工作。

到这里,我们就把这篇文章完整地读完了,也作了相应的标记。这时候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关于blueprint的(虽然我们读完了也猜不出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应该能明白大致是计划、设计之类的)。讲了各个方面的blueprint,有日常生活中的,有找工作的,不过主要是说的找工作方面的。文章想要说明的一个意思是在你想要得到什么之前,更重要的是你得明白你拥有什么或者说你能提供什么。
也许有的同学会有这样的疑问:前面不是说不强调“看懂”吗?的确是这样,但是因为这篇文章并不难懂,既然能看懂,为什么不想想文章的大意呢?虽然四道题都是能在原文中划出来的具体的题目,但是第一道题要结合下文甚至全文的中心思想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而且对于那些不全是具体题目,有问到main idea等的,读完文章大概回顾一下文章主要说的什么、作者的主要态度或者说文章的方向,是很有好处也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我们再一起看一篇文章
Passage 2
Rumor has it that more than 20 books on creationism/evolution are in the publisher ' s pipelines. A few have already appeared. The goal of all will be to try to explain to a confused and often unenlightened citizenry that there are not two equally valid scientific theories for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universe and life. Cosmology , geology , and biology have provided a consistent , unified, and constantly improving account of what happened. "Scientific" creationism, which is being pushed by some for "equal time" in the classrooms whenever the scientific accounts of evolution are evill, is based on religion, not science. Virtually all scientists and the majority of nonfundamentalist religious leaders have come to regard "scientific" creationism as bad science and bad religion.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of Kitcher's book give a very brief 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At appropriate places, he introduces the criticisms of the creationists and provides answers. In the last three chapters, he takes off his gloves and gives the creationists a good beating. He describes their programmes and tactics, and, for those unfamiliar with the ways of creationists, the extent of their deception and distortion may come as an unpleasant surprise. When their basic motivation is religious, one might have expected more Christian behavior.
Kitcher is a philosopher, and this may account, in part, for the clar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his arguments. The non-specialist wiU be able to obtain at least a notion of the sorts of data and argument that support evolutionary theory. The final chapter on the creationists will be extremely clear to all. On the dust jacket of this fine book, Stephen Jay Gould says: "This book stands for reason itself. "And so it does-and all would be well were reason the only judge in the creation-ism/evolution debate .
1. "Creationism" in the passage refers to__
(A) evolution in its true sense as to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B) a notion of the creation of religion
(C) the scientific explanation of the earth formation
(D) the deceptive theory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2. Kitcher's book is intended to __.
(A) recommend the views of the evolutionists
(B) expose the true features of creationists
(C) curse bitterly at this opponents
(D) launch a surprise attack on creationists
3.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__
(A) reasoning has played a decisive role in the debate
(B) creationists do not base their argument on reasoning
(C) evolutionary theory is too difficult for non-specialists
(D) creationism is supported by scientific findings
4.This passage appears to be a digest of__
(A) a book review (B) a scientific paper
(C) a magazine feature (D) a newspaper editorial

先来读问题,第一题问Creationism这个词是什么,不算涉及具体信息的。因为这个词可能会多次出现,它的意思可能要结合上下文才能明白。但是这提醒我们遇到这个词的时候要好好读读。第二题问Kitcher's的书是用来干嘛的,Kitcher's的书是具体内容,要记。第三题是道infer题,不记。第四题问这篇文章看起来像是什么的摘要。(digest这词不认识也没关系,因为后面有一个of,可见说的是四个选项中的一部分),不记。这个问题在看完文章之后,结合文章的主题、用词特点等等才能做出回答。需要记得只有第2题,即Kitcher's的书是用来干嘛的。下面可以开始读文章了。
Rumor has it that more than 20 books on creationism/evolution are in the publisher ' s pipelines. A few have already appeared. The goal of all will be to try to explain to a confused and often unenlightened citizenry that there are not two equally valid scientific theories for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universe and life. Cosmology , geology , and biology have provided a consistent , unified, and constantly improving account of what happened. "Scientific" creationism, which is being pushed by some for "equal time" in the classrooms whenever the scientific accounts of evolution are evil, is based on religion, not science. Virtually all scientists and the majority of nonfundamentalist religious leaders have come to regard "scientific" creationism as bad science and bad religion.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of Kitcher's book give a very brief 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At appropriate places, he introduces the criticisms of the creationists and provides answers.?In the last three chapters, he takes off his gloves and gives the creationists a good beating. He describes their programmes and tactics, and, for those unfamiliar with the ways of creationists, the extent of their deception and distortion may come as an unpleasant surprise. When their basic motivation is religious, one might have expected more Christian behavior.
Kitcher is a philosopher, and this may account, in part, for the clar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his arguments. The non-specialist will be able to obtain at least a notion of the sorts of data and argument that support evolutionary theory. The final chapter on the creationists will be extremely clear to all. On the dust jacket of this fine book, Stephen Jay Gould says: "This book stands for reason itself. "And so it does-and all would be well were reason the only judge in the creation-ism/evolution debate .

    谣言有它,超过20本书关于creationism或者进化论的都在出版者的pipelines里。(怎么第一句话就看不懂啊?没关系,因为从第4道题里能看出这篇文章是一个节选,前面可能有内容,继续往下看就是了,不要受第一句话没看懂的影响)一些已经出现了。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解释向迷惑的并且常常是unenlightened的公民,没有两个同等正确的科学理论解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进化。Cosmology , geology , and biology(专有名词,看不懂没关系),提供了consistent , unified和总是改进的account关于发生的事情。科学的creationism,被推动一些“equal time”在教室里无论进化论的科学accounts是邪恶的,是基于宗教而不是科学。(又看不懂,没事儿,继续)Virtually所有的科学家和大多数的非基础的宗教领袖开始把科学creationism看作是坏的科学和坏的宗教。
    四章里第一章,Kitcher's 的书(Kitcher's book出现了!先划下来再说)给出了一个很简要的介绍关于进化。在适当的位置,他介绍了批评creationists的话并提供了答案。在后三章,他takes off他的手套,给了creationists狠狠的一拳。他描述了他们的programmes和tactics,,并且,对于那些不熟悉creationists的方法的人,他们欺骗和distortion的程度会成为一个不令人愉快的惊讶。当他们的基本motivation是宗教时,一个人可能会期望更多的基督教行为。(第2个问题问Kitcher's book是用来干嘛的,这一段都在讲Kitcher's book的书的内容和目的,但是可见最后说的那些,即“在后三章之后”的才是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也才是和第2题对应的,所以划下来,写上题号2)
Kitcher是一个哲学家,这个可能能够account,部分的,clarity和effectiveness他的arguments。非专家将能够获得至少一个notion关于数据和argument的种类,支持进化论。最后一章关于creationists会非常清楚对于所有人来说。在这本好书的dust jacket上,Stephen Jay Gould说:这本书代表着原因本身。确实如此——所有的都会好,如果理由是唯一的判断在creationism/evolution之争上。

文章读完了,我们明显地感觉到这篇比上篇难懂得多。好多词、句子都不清楚它们的具体意思。不过没关系,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这对我们做题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文章主要讲的是Kitcher's书如何如何,里面还出现了很多关于creationism和进化论的内容,而且好像Kitcher对于前者是持批评和否定态度的。了解了这些就差不多了。

    关于应该如何读文章、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举例就到这里。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做阅读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步骤——选答案。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  发表于: 2007-03-01   
第三节 选答案
一、原理
    选答案这个步骤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就算是题读得再好,读文章的方法再正确,如果最后答案选不对,分数也拿不到,只会是前功尽弃。我们前面所讲的各种思想、步骤,最后还需要选答案这步来落实。而且选答案的过程也是最能充分体现我们这种方法特点的过程,它包含着“管氏阅读法”的精髓,是“管氏阅读法”思想的综合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这个步骤。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管氏阅读法”中对于选答案的宗旨是:答案是比出来的,而不是从原文推出来的!这一点可能跟我们的传统思维差别比较大,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用原文去推答案,或者说一个答案选出来了,我们要明确它为什么对,心里才会踏实——“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但事实上对于考试这样是没必要的,知其然就行了,至于“所以然”是以后的事情。而且从原文直接得答案是比较难的,这得要求你对文章有很好的理解,可是通过对比选项却比较容易。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人高,不是说他绝对高,而是跟自己心里面的一个标准得出的一个相对的高。阅读理解也是这样,对于每个问题,四个选项有一个而且只有一个是对的。它之所以对,是因为它更符合原文。但是我们更加关注的应该是“如何把这个对的选项选出来”,而对的选项恰恰是通过对比得到的——即去掉明显不可能的,其他的有可能的几个再通过对比,得到一个跟原文最像的,就是正确答案!这种办法不需要特别大的词汇量,也不用很多的语法知识。需要的就是思维的转变,接受信息方法的转变。
于是问题的关键就是:什么叫做选项和原文像呢?其标准是什么?我们说:选项和原文像就是说选项和原文有更加多的对应点。因为无论是什么方法,问题毕竟是针对文章问的,所以对选项的比较也应该以原文为参照,以原文传达出的信息作为标准。所以我们要选的答案就是和原文有最多对应点的。
具体来说,能在原文找得到的题目,哪个选项和文章中的原句最像就是答案。在原文找不到的题目,把肯定不对的去掉之后,和重点读的信息更加象,又尽可能模糊一点儿的,叫与原文比较象。换句话说,问题本身只是起到一个指示方向的作用,指引我们去看原文的哪些地方。全部重点是放在怎么以原文为标准来判断四个选项哪个更贴切些上。所以,这要求我们在比较选项哪个好的时候,不要带有主观性。也就是说,答案的得出,或者是选项的比较,不是根据自己头脑中的推理,而是要根据原文!在无法用原文解出题来的时候,才能用常识,否则不能用自己的常识。如果有两个选项跟原文都挺像,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一看内容、二看方向性。方向性,比如文章的基调是说好还是说坏,是褒是贬,可以帮助自己筛选选项。另外,在差不多的情况下,越虚的即比较模糊、中庸的,不那么绝对、明确的就越有可能是答案。
每篇文章后面都有4-5道题目,那么做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呢?我们说,做题的时候,应该先做已经在原文中清晰标明的,然后是虽然没有在原文中标出但是也比较明确的题,最后再作其他的,比如main idea的等等。
对于已经清晰标出来的题,是最简单的,就是把明显不对的去掉之后,把选项和原文中相应的句子对照,哪个最接近哪个就是答案。但是要注意,对于这种题,只要选项说的不是这个位置的内容,即便它本身说得对,也不是答案!具体做的时候,把和问题对应的原文那句话再读一遍也没关系,因为我们追求的是准确率,不追求速度(时间完全够用)。
对于那些虽然是细节题,但是在原文中没有找到直接对应的内容的题目,步骤是:先把选项看了,把明显不对的去掉。然后就看水平高低了,水平高的就根据自己记住的内容去比较,水平低的再回头去原文中找和选项有关的内容。
对于剩下的那些问题,比如infer题,infer题还是离不开原文,其实原则跟前面讲的是一样的。凡是问作者态度的题,除了整篇重要以外,最后一段也很重要!
总结一下,比较的时候,先把肯定不对的去掉,然后找最像的,如果从内容上判断不了,就从方向上入手。
还有一些技巧需要说一下:
如果从一个选项中看出了4个信息,其中有一个信息能看出明显不对,那么这个选项都要排除掉。因为仅凭这一处明显的错误,这个选项就不可能是正确的。
如果这4个信息都看不出对也看不出不对,那么就先留着;如果有两个选项,其中的第一个选项有一个信息和原文对应,另外几个信息判断不出来是否对应,而第二个选项的所有信息都判断不出来对不对应,应该选第一个。
如果两个选项都有和原文对应的信息,也都有判断不了是否对应的信息,就要重点琢磨其判断不了的部分,例如方向、包含等概念。
    这些步骤的具体细节,下面会结合例子具体说明,这里首先要有这样的一种思想,就是通过对比选项选出答案来的思想,然后接下来就会比较简单了,主要是一些技巧问题。如果对这种思想都不能领悟或者接受,是绝对不行的。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比选项选答案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前面已经提到过一些,比如不要总是捉摸某个选项为什么是对的,选出来答案之后还去想其他的几个选项为什么不对;比如要根据原文的信息,不要用自己的主观推断和背景知识等等。另外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不论选项能不能看懂,都要看选项的整体,不能只因为其中的某一个词跟前面读过的原文有一定关系,就认为这是对的。同学们在做题时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些选项没看懂,但是看到有一个选项里面出现了一个词,这个词也出现在刚才重点找的那段话里了,就选了这个答案。这样是不对的,一定要增强选项的整体感。
有的时候,通过对比,还是判断不出来究竟该选哪一个答案,但是又不可能空着,可能这时候就得猜一下。如果要猜,猜C。(这是用数学里面的边缘效应、干扰效应推出来的)不过这只是顺带提一下,我们当然不鼓励大家靠猜、碰运气来选答案。不过有的同学有填A恐惧症:A有点儿像,其他的选项中也有一个比较像的,通常都不会选A。如果连续几个都选的是A,就会很没有把握。其实这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哪道题选什么不要看其他题,而要完全根据原文。按照这种方法本身的要求去做,至于答案的序号,可以根本不用管它。
有同学说这样的话我原文都不想读了,能不读就不读,直接对应问题去找答案好了。但是我们认为这样是不对的,原文还是要读的,只是要有重点的读。从最新几年的考题中可以看出,出题者有可能明白了答题的人是从原文中去找答案,所以题目出的比较隐蔽,不是那么直接。比如一段话讲一个意思,但这个词并没有明确的出现。所以要练会一个事情:可能要看完一些之后,反过来把它划下来,而不是看的时候就直接划。
三、举例
为了体现出过程的完整性,我们就采用前面读文章时所用的那两篇文章做例子。前面具体的内容这里就不再列出了,仅说明对比选项选答案这个步骤。
先来看passage1。
4道题都是已经在原文中标出具体位置的题,所以可以直接通过比较各选项与原文相应内容的接近程度来选出答案。就按照问题的顺序去原文中找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已经记住内容了就更好了。
第一题问年长的人说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了提高准确率,我们不妨回过头去把之前划下来的那句话再读一读,然后再来看选项。年长的人说的那句话直译是重要的不是你想要什么,而是你有什么。第二句话也很重要,说Psychology 教你要得到你想要的如果你知道你想要什么而且要的正确的东西。A选项说“你一定会得到你想要的”,这个显然不是年长的人说这话的意思,可以立刻排除掉。B选项说做梦是没有用的,有点儿像,可以先留着。C选项说你应该对你所拥有的不满意,那句话听不出这个意思,跟满不满意没什么关系,所以也可以排除掉。D选项说重要的是为你自己设定一个目标。这个选项很具有迷惑性,因为就A选项和C选项来说,大家即便是用自己的常识判断,也能排除掉——因为从常识来说“你一定会得到你想要的”和“你应该对你所拥有的不满意”都不太合理。而D选项说重要的是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很多人就会想“是啊,做事情不就是得先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嘛”,于是马上选了D。这就犯了我们所说的做题太主观的错误,这是万万要不得的。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针对文章的,所以一定用原文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做出判断。我们再来看一下B和D,显然B更接近原文的意思——既然重要的不是你要什么而是你有什么,当然也可以理解成做梦是没有用的。而那句话跟目标并没有什么关系。所以第一题应该选B。大家开始的时候可能还是习惯于直接从原文去推答案,但是这种习惯一定要改,当你学会了通过比较选项选出答案,只是把原文当作一个依据,你会发现这样比以前的那种做法要简单得多,而且准确率也会明显提高。这一点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
第2题问朋友来吃晚饭前做的blueprint在文章中是用来干嘛的。我们往下再看一点点,下一段开始的词是likewise,表示“同样地”的意思,所以可以看出,文章中用朋友来吃晚饭前做的blueprint是为了给后面说的找工作时写的个人简介作的类比。然后看选项,A选项说是一个如何写工作申请表的例子,比较象,留着。B选项说是一个如何保住好工作的indication ,就算我们不知道indication是什么意思,但是很明显跟朋友来吃晚饭前做的blueprint没有什么类似的地方,事实上,关于如何secure a good job这一点文章是在后来才说的。所以应该排除B。C选项说是工作描述的guideline,判断不了,先放下。D选项说是工作评价的原则,这个显然也不对,排除掉。然后再来看A和C,因为下文说的是写工作申请时的事情,朋友来吃晚饭前做的blueprint是对晚饭如何准备等事项作的计划和安排,而不是对晚饭本身的描述。所以可能判断出A选项更贴切,是答案。
第3题问找工作之前要写关于他自己的account的原因是什么,原文中划线一句中for后面的部分就是解释这个原因的。“因为当你确切地知道你有什么提供的,你才能聪明地计划去哪里销售你的服务”。来看选项,A选项说那是取悦雇主的第一步,可以排除掉。B选项说这是雇主的要求,也可以排除掉,因为虽然一般来说写简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雇主要求的,但是并不是文中所说的原因。C选项说这使他知道什么时候销售服务,显然不对,因为原文中说的是“when”而不是“where”。所以可以判断出D是答案。注意,已经选出答案了就不要再捉摸D到底对不对,为什么对了,因为我们已经按照对比法选出答案了,至于这个选项为什么是对的,我们根本不关心!
第4题问当你仔细准备了一个关于你能力和愿望的blueprint的时候,你就有个什么样的东西。原文中对应的是have something tangible to sell。如果我们知道tangible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就好办了,但是很可能我们并不知道,所以这道题其实是变相的考察了单词。不过sell我们是认识的,而且应该能判断出tangible是个正面的词,因为后面说就可以开始找工作了,明确了这一点,也就是所谓“方向性”有助于我们筛选选项。看选项,A选项是说明确的提供的东西,可能对,先放着。B选项说想象的、虚构的提供的东西,这跟我们判断出的方向是相反的,可以排除掉。C选项说是实用的提供的东西。D选项说是令人想要的表现出的东西,这个也应该能排除掉。只剩下A和C,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文章说当你准备好关于你能力和愿望的blueprint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找工作了,所以可以判断出应该是有明确的可以提供的东西,不然是不能开始找工作的。而且可以提供的东西用实用来形容在这里不如明确那么贴切。所以选A。
这样,第一篇文章我们就全部做完了。大家应该好好体会一下整个的过程,特别是对比选项,参照原文对应部分,选出答案这个步骤。
下面再来看一下第二篇文章如何选出答案。
第一题问Creationism这个词是什么。就算我们不知道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对creat(创造)这个词根应该是认识的,而且从文章中看出,这应该是一种关于宇宙和生命起源的理论,而且跟进化论是相对立的。来看选项,A说关于宇宙起源的真正意义上的进化论,显然是错的,可以排除掉。B说是宗教创造的概念,不好说,先放着。C说是关于地球构造的科学解释,也不对,排除掉。再来看D,D说的是关于宇宙起源的deceptive理论。虽然也许不认识deceptive这个词,但是显然关于宇宙起源这个主题比宗教创造要贴近,而且因为Creationism是和进化论对应的,那么它也应该是一种理论。所以,应该选D。
第二题问Kitcher's的书是用来干嘛的,原文中已经划下来了相应的句子。我们回过头去看一看。文章说:四章里第一章,Kitcher's 的书(给出了一个很简要的介绍关于进化论。在适当的位置,他介绍了批评creationists的话和提供了答案。在后三章,他takes off他的手套,给了creationists狠狠的一拳。他描述了他们的programmes和tactics,,并且,对于那些不熟悉creationists的方法的人,他们欺骗和distortion的程度会成为一个不令人愉快的惊讶。当他们的基本motivation是宗教时,一个人可能会期望更多的基督教行为。)显然Kitcher的书主要说的是创造论和创造论者,而且是持反对意见,但是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反对,而是通过批驳创造论者的programmes和tactics来进行批评。现在来看答案,A选项说是为了介绍进化论者的观点,这显然不是Kitcher's 的书的重点和目的,排除掉。B选项说是为了expose创造论者的真正特点,比较象,留着。C选项说是为了狠狠咒骂反对者,有点儿接近,但感觉似乎程度上有些过了,先放着。D选项说发动一个令人惊讶的对创造论者的进攻,这个不对,因为原文没有提及对创造论者的批评是不是令人惊讶的,所以也可以排除掉。现在剩下B和C,比较起来,B更好些,因为原文确实说了Kitcher的书通过批驳创造论者的programmes和tactics来进行批评,对于那些不熟悉creationists的方法的人,解释了创造论者的欺骗性和歪曲性。这些都是批评论者的真正特点。比起C说的狠狠地咒骂,要客观、准确的多。所以,B是答案。
第三题问从文章中能推断出什么。A选项说推理论证在这场争论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好说,先放着。B选项说创造论者没有把他们的论点放在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也说不清,先放着。C选项说进化论对不是专家的人来说太难了,这是不对的。从最后一段第2句话可以看出,非专家接受进化论是不困难的。D选项说创造论有科学发现作为支持,这也是不对的,因为文章对创造论持的是反对的态度。只剩下A和B,核心在resoning上。我们来看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因为只有那里涉及到了reason的问题。And so it does-and all would be well were reason the only judge in the creation-ism/evolution debate。注意到这句话用的是虚拟语气,意思是说如果推理是唯一用来判断创造论和进化论之争的话,就好了,再结合文章对创造论的批评,可以推断出,创造论者是不以推理论证为基础的,由此判断出B比A更接近原文,所以是答案。
第四题问这篇文章看起来像是什么的摘要。整篇文章基本是围绕着Kitcher's 的书说的,说这本书第几章什么内容,接下来什么内容,可见应该是个跟这本书有关的,比如序之类的。看选项,A选项说是书的评论,有可能。B选项说是科学论文,C选项说是杂志feature,D选项说是报纸社论。可见A选项最有可能,所以是答案。

以上我们就结合考研的真题介绍了“管氏阅读法”的步骤,这里面的一些思想、方法可能跟大家以前的习惯不一样,刚开始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障碍,所以仔细体会、领悟非常重要。其实英语成绩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提高主要在阅读,阅读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主要在于思维的转变,接受信息方法的改变。为了帮助大家把这种方法掌握熟练,我们会在下一章对10篇文章进行详解。这10篇文章均为1994-1996年的考研阅读真题,选取时会考虑文章体裁、特点、问题类型等的不同,争取比较全面。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3  发表于: 2007-03-01   
第三章 完整练习的详解
Passage l
With the start of BBC World Service Television, millions of viewers in Asia and America can now watch the Corporation's news coverage, as well as listen to it. And of course in Britain listeners and viewers can tune in to two BBC television channels, five BBC national radio services and dozens of local radio station. They are brought sport , comedy, drama, music,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 education , religion , parliamentary coverage, children ' s programmes and films for an annual licence fee of 83 pounds per household.
It is a remarkable record, stretching back over 70 years--yet the BBC' s future is now in doubt. The Corporation will survive as a publicly-funded broadcasting organization, at least for the time being, but its role, its size and its programmes are now the subject of a nation-wide debate in Britain.
The debate was launched by the Government , which invited anyone with an opinion of the BBC-including ordinary listeners and viewers--to say what was good or bad about the Corporation, and even whether they thought it was worth keeping. The reason for its inquiry is that the BBC' s royal charter runs out in 1996 and it must decide whether to keep the organization as it is, or to make changes.
Defenders of the Corporation-of whom there are many---are fond of quoting the American slogan "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 " The BBC "ain' t broke" ,they say, by which they mean it is not broken (as distinct from the word 'broke' , meaning having no money) , so why bother to change it?
Yet the BBC will have to change, because the broadcasting world around it is changing. The commercial TV channels---TV and Channel 4-were required by the Thatcher Government's Broadcasting Act to become more commercial, competing with each other for advertisers, and cutting costs and jobs. But it is the rival of new satellite channels--funded partly by advertising and partly by viewers' subscriptions-which will bring about the biggest changes in the long term .
1. The world famous BBC now faces__ .
(A) the problem of new coverage
(B) an uncertain prospect
(C) inquiries by the general public
(D) shrinkage of audience
2. In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the BBC is not mentioned as the key issue?
(A) Extension of its TV service to Far East.
(B) Programmes as the subject of a nation-wide debate.
(C) Potentials for furthe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s.
(D) Its existence as a broadcasting organization.
3. The BBC's "royal charter" (Line 4, Paragraph 3) stands for__
(A) the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royal family
(B) the privileges granted by the Queen
(C) a contract with the Queen
(D) a unique relationship with the royal family
4. The foremost reason why the BBC has to readjust itself is no other than__
(A) the emergence of commercial TV channels
(B) the enforcement of Broadcasting Act by the government
(C) the urgent necessity to reduce costs and jobs
(D) the challenge of new satellite channels
第一步,读题
第一题问世界著名的BBC现在面对着什么,问题中的核心是BBC,然后是关于它现在面临的问题,属于涉及具体内容的题,应该记。我们看到说BBC面临的问题的地方,即便不一定明确出现了face这个词,但是只要涉及这方面,就要仔细读,需要的话就划下来。
第二题问下面关于BBC的哪一个不是作为关键issue提到的。没有涉及到具体内容,不用记。不过提醒我们要把关于BBC的,特别是涉及到“关键”的那些话仔细读一读。
第三题问BBC的royal charter代表什么。问题指出了这个词的具体位置(第几段的第几行),所以也不用记。
第四题读题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障碍,障碍1是foremost这个词可能不认识,障碍2是no other than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foremost即便不认识,但是most总是认识的,可以猜出应该和most的意思比较接近。再看后面跟的是reason,原因,猜到应该是最重要的意思。至于no other than,假设没有背过这个短语,就从字面上理解。“没有其它的比……更……”,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是汉语里我们说这样一个句式,比如“没有别的比这件衣服更好看了”,说得是不是一个肯定的意思?知道这个方向也就够了。第四题问的是BBC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也涉及到了具体信息,需要记。看到和readjust意思相近的(不见得就是这个词!),就要注意了,而且最关键的是要找调整的原因。
现在再把需要记的题目的内容及顺序在脑子里过一遍:BBC现在面对着什么,BBC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可以开始读文章了。
第二步,读文章
With the start of BBC World Service Television, millions of viewers in Asia and America can now watch the Corporation's news coverage, as well as listen to it. And of course in Britain listeners and viewers can tune in to two BBC television channels, five BBC national radio services and dozens of local radio station. They are brought sport , comedy, drama, music,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 education , religion , parliamentary coverage, children ' s pragrammes and films for an annual licence fee of 83 pounds per household.
It is a remarkable record, stretching back over 70 years--?yet the BBC' s future is now in doubt. The Corporation will survive as a publicly-funded broadcasting organization, at least for the time being, ?but its role, its size and its programmes are now the subject of a nation-wide debate in Britain.
The debate was launched by the Government , which invited anyone with an opinion of the BBC-including ordinary listeners and viewers--to say what was good or bad about the Corporation, and even whether they thought it was worth keeping. The reason for its inquiry is that the BBC' s royal charter runs out in 1996 and it must decide whether to keep the organization as it is,or to make changes.
Defenders of the Corporation-of whom there are many---are fond of quoting the American slogan "If it ain't broke, don't fix it. " The BBC "ain' t broke" ,they say, by which they mean it is not broken (as distinct from the word 'broke' , meaning having no money) , so why bother to change it?
Yet the BBC will have to change, because the broadcasting world around it is changing. The commercial TV channels---TV and Channel 4-were required by the Thatcher Government's Broadcasting Act to become more commercial, competing with each other for advertisers, and cutting costs and jobs. But it is the rival of new satellite channels--funded partly by advertising and partly by viewers' subscrip- tions-④which will bring about the biggest changes in the long term.
随着BBC世界服务电视台的开始,数百万的观众在亚洲和美洲的现在能看到Corporation新闻覆盖,也能听。当然在英国,听众和观众可以收听到两个BBC的电视频道,5个BBC国家广播服务和dozens的当地广播电台。他们带来了sport , comedy, drama, music,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 education , religion , parliamentary coverage, children ' s pragrammes and films(这一串并列的词没有必要每一个都仔细看,知道是很多不同类型的节目就可以了,何况问题也没有涉及到)每年每户83英镑的许可费。
这是个remarkable的记录,stretching回到70多年前——然而BBC的未来现在让人充满怀疑。(第一题问BBC现在面对着什么,也就是存在着问题,现在说到它的未来让人怀疑,显然要说它的问题了,先把这里划下来)The Corporation(这里显然是指BBC)将会存在作为一个公共出资的广播组织,至少for the time being(看不懂也不要紧,往下看),但是它的角色,它的规模和节目现在已经成了主题,全国争议的在英国。(读完这一句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一句but后面的部分就是第一题对应的地方,划下来,标上题号1。而且这其实是对前面一句yet the BBC' s future is now in doubt的具体解释,所以前面那句也是第一题的答案的出处。应该注意,现在考题出的越来越隐蔽,可能不太经常出现题目中问到的一个词,在原文中会原封不动的找到的情况。比如问题中问face什么问题,这段话中并没有出现face,但是通过读文章,我们发现确实说得是面对的问题,所以要有读完之后回过头去把相关内容划出来的能力)
争论是政府发动的,政府邀请了有想法关于BBC的——包括普通听众和观众——说什么好什么坏关于BBC,和甚至他们是否认为它值得保持。原因为inquiry是BBC的royal charter runs out在1996,它必须决定是要保持现状,还是要作变化。
公司的支持者——有很多——喜欢quoting美国slogan“如果它不被broke,不要fix它”。BBC没有被broke,他们说,他们说这个的意思是他没有broken(和broke不同,意思是没有钱了,也就是破产了),那么为什么要bother去改变它呢?
然而BBC不得不改变,因为(想到第4个问题,问得就是BBC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而change实际上和readjust是一个意思,先把这里划下来。下面就要开始说原因了,高度注意!)广播世界周围的它在改变。商业电视频道——电视和4频道——被需要Thatcher Government's Broadcasting Act(专有名词,没必要仔细看)变得更商业,互相竞争广告客户,削减成本和工作。但是它是竞争对手新卫星频道——资金部分提供通过广告部分通过观众的subscriptions——会带来最大的变化长期。(读完这段发现最后那句是最重要的原因,和第四题对应,划下来,标上题号4。第一句划线的because那句虽然也在解释BBC调整自己的原因,但是说的不是主要原因,所以不是我们要找的答案,也不用标上题号)
第三步,选答案
第一题和第四题都已经在原文中找到了相应的内容,所以先来做第一题和第四题。
第一题问BBC现在面临什么,已经找出了原文中对应的内容,大致意思是说它的未来让人怀疑,然后解释了一下:BBC将会作为一个公共出资的广播组织而存在,至少暂时是,但是它的角色,它的规模和节目现在已经成为英国全国上下争议的主题。来看选项,A选项是说新覆盖的问题,显然不对,排除掉。B选项说是不确定的前景,有可能,先保留。C选项说是公众的inquiries,似乎也有点儿印象,先保留。D选项说是听众的减少,显然文章没有提到这一点,排除掉。现在剩下B和C。我们看一下划线的那句前面的,说BBC的未来让人怀疑,和不确定的前景更像,可见,B更贴切,是答案。
第四题问BBC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原文中对应的部分说:然而BBC不得不改变,因为广播世界周围的在改变。商业电视频道——电视和4频道——被需要Thatcher Government's Broadcasting Act变得更商业,互相竞争广告客户,削减成本和工作。但是它是新卫星频道的竞争对手——资金部分提供通过广告部分通过观众的subscriptions——长期来看会带来最大的变化。可以看出,最后一句是最重要的原因。只有D选项明确指出了这一点,所以是答案。
第三题问"royal charter" (Line 4, Paragraph 3)代表什么,虽然是不需要记的问题,但是文章中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所以接下来可以先做这道题。回过头去看这个词所在的那句话——BBC' s royal charter runs out in 1996 and it must decide whether to keep the organization as it is,or to make changes。royal如果认识的话,知道说得是和皇家有关的什么东西,可是charter不认识。往后看,run out也不太认识,但应该能看出大概是一个没有了,结束了,完了的意思。再来看选项,A说皇室的财政支持,可能对。B说女王给与的特权,这个不符合文章的意思,排除掉。C说与女王签订的协议,这个也有可能。D说和皇室的独特的关系,这个也不对,排除掉。现在来比较A和C哪个和原文更贴切。注意到后面说run out in 1996,感觉有年份的,协议合同之类的到期似乎比较有可能。其实如果知道charter是宪章的意思,就能很快选择C。
最后再来做第二题,选项可能涉及到文章中的多个地方。问下面关于BBC的哪一个不是作为关键issue提到的,注意“not”。看选项,A选项说它的电视服务向远东的扩展,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提到了亚洲的观众和听众可以收看收听BBC的节目,所以这一点提到了。B选项说BBC的节目成为了全国争论的主题,这一点显然文章也用比较多的篇幅提及了。C选项说成为进一步国际co-operations的潜力,似乎没有提到。D选项说它的存在作为一个广播组织,这一点也提到过了——and even whether they thought it was worth keeping,所以只有C没有作为key issue提到过,是答案。
这样第一篇文章我们就做完了。

Passage 2
In the last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apital" and "labour" were enlarging and perfecting their rival organizations on modern lines. Many an old firm was replaced by a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with a bureaucracy of salaried managers. The change m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age by engaging a large professional element and prevented the decline in efficiency that so commonly spoiled the fortunes of family firms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 after the energetic founders. It was moreover a step away from individual initiative, towards collectivism and municipal and state-owned business. The railway companies, though still private business managed for the benefit of shareholders, were very unlike old family busin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great municipalities went into business to supply lighting , trams and other services to the taxpayers .
The growth of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nd municipal business had important consequences. Such large, impersonal manipulation of capital and industry greatly increased the numbers and importance of shareholders as a class , an element in national life representing irresponsible wealth detached from the land and the duties of the landowners; and almost equally detached from the responsible management of business. All through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Africa, India, Australia and parts of Europe were being developed by British capital, and British shareholders were thus enriched by the world ' s movement towards industrialisation. Towns like Bournemouth and Eastboume sprang up to house large. " comfonable" classes who had retired on their incomes, and who had no relation to the rest of the community except that of drawing dividends and occasionally attending a shareholders' meeting to dictate their orders to the management. On the other hand "shareholding" meant leisure and freedom which was used by many of the later Victorians for the highest purpose of a great civilisation.
The "shareholders" as such had no knowledge of the lives, thoughts or needs of the workmen employed by the company in which he held shares, and his influence on the relations of capital and labour was not good. The paid manager acting for the company was in more direct relation with the men and their demands, but even he had seldom that familiar personal knowledge of the workmen which the employer had often had under the more patriarchal system of the old family business now passing away. Indeed the mere size of operations and the numbers of workmen involved rendered such personal relations impossible. Fortunately, however, the increasing power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trade unions, at least in all skilled trades, enabLed the workmen to meet on equal terms the managers of the companies who employed them. The cruel discipline of the strike and lockout taught the two parties to respect each other' s strength and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fair negotiation .
1. It's true of the old family finds that__.
(A) they were spoiled by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B) they failed for lack of individual initiative
(C) they lacked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modem companies
(D) they could supply adequate services to the taxpayers
2. The growth of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resulted in__.
(A) the separation of capital from management
(B) the ownership of capital by managers
(C) the emergence of capital and labour as two classes
(D) the participation of shareholders in municipal business
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true except that__.
(A) the shareholders were unaware of the needs of the workers
(B) the old firm owners han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workers
(C)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were too large to run smoothly
(D) the trade unions seemed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4. The author is most critical of___ .
(A) family film owners
(B) landowners
(C) managers
(D) shareholders

第一步,读题
第一题问旧家庭发现什么,旧家庭是具体内容,属于涉及具体信息的,应该记。
第二题问有限责任公司的增长导致什么,问题首先是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然后问的是关于它的增长,需要我们回答的是它的增长带来的结果,也属于涉及具体信息的,应该记。在文章中看到有限责任公司增长的(不见得是出现growth这个词,有可能是意思相近的词,也有可能是通过意思表现出来的增长)特别是说增长的结果的就要划下来。
第三题问下面的说法除了哪个以外都是正确的,即要找不正确的,不用记。不过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把文章完整地读完了。
第四题问作者对什么最critical,批评的最严厉、最苛刻。虽然也有具体信息,但是可能要结合文章比较多的内容才能比较出对哪个批评的最严厉,所以可以先不记,但是要注意体会作者批评的口气和内容。
现在再把需要记的题目的内容和顺序在头脑中过一遍:旧家庭发现什么,有限责任公司的增长导致什么。现在来读文章
第二步,读文章
In the last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apital" and "labour" were enlarging and perfecting their rival organizations on modern lines. Many an ①old firm was replaced by a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with a bureaucracy of salaried managers. The change m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age by engaging a large professional element and prevented the decline in efficiency that so commonly spoiled the fortunes of ①family firms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 after the energetic founders. It was moreover a step away from individual initiative, towards collectivism and municipal and state-owned business. The railway companies, though still private business managed for the benefit of shareholders, were very unlike ①old family busin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great municipalities went into business to supply lighting , trams and other services to the taxpayers .
The growth of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nd municipal business had important consequences. ②Such large, impersonal manipulation of capital and industry greatly increased the numbers and importance of shareholders as a class , an element in national life representing irresponsible wealth detached from the land and the duties of the landowners; and almost equally detached from the responsible management of business. All through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 Africa, India, Australia and parts of Europe were being developed by British capital, and British shareholders were thus enriched by the world ' s movement towards industrialisation. Towns like Bournemouth and Eastboume sprang up to house large. " comfortable" classes who had retired on their incomes, and who had no relation to the rest of the community except that of drawing dividends and occasionally attending a shareholders' meeting to dictate their orders to the management. On the other hand "shareholding" meant leisure and freedom which was used by many of the later Victorians for the highest purpose of a great civilisation.
The "shareholders" as such had no knowledge of the lives, thoughts or needs of the workmen employed by the company in which he held shares, and his influence on the relations of capital and labour was not good. The paid manager acting for the company was in more direct relation with the men and their demands, but even he had seldom that familiar personal knowledge of the workmen which the employer had often had under the more patriarchal system of the old family business now passing away. Indeed the mere size of operations and the numbers of workmen involved rendered such personal relations impossible. Fortunately, however, the increasing power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trade unions, at least in all skilled trades, enabled the workmen to meet on equal terms the managers of the companies who employed them. The cruel discipline of the strike and lockout taught the two parties to respect each other' s strength and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fair negotiation .
这篇文章属于那种虽然段落不多,但是每个段落都很长的那种。我们在第二章提到过,对于这种类型的文章,要把列举的和转折的地方划下来(不过不标题号,除非有问题问到了)

在19世纪后半段,资本和劳动力enlarging和完美他们的竞争组织在现代线上。(什么意思?看不懂,只知道是资本和劳动力怎么着了,接着往下看)很多老公司(出现了个old,和第一题问的old family是不是一会事儿呢?先划下来再说)被有限责任公司取代了,有限责任公司有一个bureaucracy有薪水的经理。变化满足了技术要求新时代提出的通过engaging大的职业因素和避免了效率下降,很一般地spoiled家族公司的财富在第二代和第三代在energetic创始人之后。(family出现了,划下来,而且发现前面的old firm和这里的family firm是一回事)它是moreover一个步骤远离个人initiative,面向collectivism和municipal 和国有公司的。铁路公司,尽管仍然是私有公司为了shareholders的利益,非常不像老的家庭公司(这里也划下来)。与此同时,大的municipalities进入了公司提供照明、trams和其他的服务为纳税人。(现在想想第一题问旧的家庭发现什么,由这段可知其实问的是旧的家族式公司发现什么,但是原文中没有明确地出现find这个词,所以我们先在刚刚划的那几个家族公司的地方标上题号1,至于它发现了什么,应该是在第一段,特别是第一段的后半段出现的,我们做题的时候结合选项再回过头来看。)
有限责任公司的增长(注意:出现有限责任公司的增长了!先划下来)和municipal企业有重要的结果(注意结果这个词出现了,所以后面就是具体地说结果了,要认真读。先把consequences划下来)。这样的大型的、非个人manipulation的资本和行业很大的增加了数量和重要性shareholders作为一个阶级、一个要素在国家生活中代表着irresponsible财富detached from土地和土地所有者的责任;而且几乎相同的detached from负责的商务管理(这里出现列举了,也要划下来)。所有在19世纪,美洲、非洲、印第安、大洋洲和欧洲的一些部分被英国资本发展了,英国shareholders因此富裕了被世界工业化运动。像Bournemouth and Eastboume这样的城镇sprang up成了house large。舒适阶级退休靠收入,没有关系和社区的其他人除了drawing dividends和偶尔参加shareholders会议去dictate他们的命令对于管理。另一方面,shareholding意味着闲暇和自由被使用许多后来的Victorians为了最高目的高度文明。(这一段是讲有限责任公司的增长带来的结果,前一部分是概括地说,后几句是举例具体说明,我们先把概括地说的那句划下来,并在前面标上题号2)
shareholders as such没有知识关于生活、思想或者是需要被公司雇佣的工人,他持有这个公司的股票,他的影响对资本和劳动力关系不好。被付工资的经理acting for公司有更直接的关系与任何他们的需求,但是甚至他很少熟悉的人员知识关于工人;老板经常在更patriarchal系统下旧的家族公司现在passing away(完全看不懂,就知道说经理怎么了,老板怎么了。但这里出现转折,要划下来!不过不用标题号)。确实the mere规模关于运转和参与的工人的最小数量rendered这样的个人关系是不可能的。幸运的是,但是,增长的权利和工会组织,至少在所有skilled trades,使得工人能遇到on equal terms经理,雇用他们的公司(把转折划下来!不过不用标题号)。残酷的纪律关于罢工和lockout教会两个方面去互相尊重对方的力量和理解公平协商的价值。(这段意思没大看懂,就知道好像说的是shareholders、经理和公司的老板都不知道什么关于工人个人的东西,然后说似乎不应该这样,双方应该互相尊重、理解)

第三步,选答案
前两道题都已经分别在原文中找到了对应的内容,所以先做这两道题。
第一题问旧的家族企业发现什么,虽然在第一段中只找到了家族企业,没有明确地找到家族企业发现了什么的字眼,但是能判断出,对应的部分应该在第一段,特别是第一段的后半段。来看选项,A选项说他们被spoiled了被年轻的几代,文中似乎也提到了年轻几代的问题,不能确定,先不考虑。B选项说他们失败了因为缺乏个人initiative,这个是不对的,因为文章说说恰恰是家族企业是个人initiative的,有限责任公司与它相反,所以B可以排除掉。C说他们缺乏效率与现代企业相比,比较像,先保留。D选项说他们能够提供足够的服务为纳税人,划的那句里面没有出现这个意思,而且如果往后看的话,能够提供足够的服务为纳税人的是great municipalities,而不是家族企业。所以现在只剩下A和C,发现问题的关键就是判断出家族企业的衰落是因为年轻几代还是缺乏效率,我们回过头去把这句话好好看看,The change m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age by engaging a large professional element and prevented the decline in efficiency that so commonly spoiled the fortunes of family firms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 after the energetic founders.意思是说变化适应了新世纪的技术要求,通过engaging大的个人因素和避免了效率的下降,正是效率下降so commonly spoiled家族企业的财富。只不过现在被spoiled的是第二代和第三代家族企业了而已。可以明显的看出家族企业被spoiled的原因是缺乏效率(和现代公司相比),而不是被年轻几代spoiled的,所以C是答案。
    第二题问有限责任公司的增长导致什么,已经在原文中找出来对应的地方了。回过头去看看,大致意思是说这样的大型的、非个人manipulation的资本和行业很大的增加shareholders的数量和重要性作为一个阶级、一个要素在国家生活中代表着irresponsible财富detached from土地和土地所有者的责任;而且几乎相同的detached from负责的商务管理。来看选项。A选项说资本与管理的分离,这个有点儿像,因为文中确实说了财富detached from负责的商务管理,虽然我们可能不认识detach,但是from表明的是一个离开,分隔的概念,所以有可能是答案,先不考虑。B选项说的是管理者对资本的所有权,这个应该能够立刻排除掉,因为文中说了,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管理者是被paied,而没有对资本的所有权。C选项说资本和劳动力作为两个阶级的出现,这个也应该被排除。D选项说是shareholders的参与在municipal business里,这个显然也是错的,因为这段第一句话就说了,The growth of t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and municipal business had important consequences.有限责任公司和municipal business增长带来了重要的结果,也就是说下文说的那些结果是这两个的增长带来的,选项D说的是其中之一的增长对另外一个的,文章并没有提到这一点。所以,A是答案。
第三题问下面的说法除了哪个以外都是正确的,A选项说的是shareholders没有意识到工人的需要,似乎提到过了,先保留。B选项说旧的公司所有人对公司理解更好,这个不能确定,也先保留。C选项说有限公司太大了运转不顺利,这个显然是不对的,因为文章对有限责任公司基本上是持的肯定的态度,而且上来就说家族企业要被有限责任公司等取代了,而且有限责任公司比家族企业的效率更高,可见C是错误的,而问题就是要我们找出错的那个来,所以C是答案。
第四题问作者对什么最critical,批评的最严厉、最苛刻。A是家族企业的持有者,B是土地所有者,C是经理,D是shareholders。我们分别来看一看。作者对家族企业的持有者没有批评,只是指出了家族企业要被有限责任公司等取代的事实和原因,所以排除掉。作者对土地所有者只是提到了一句,根本没有批评。看C和D,到底是对经理还是对shareholders更critical呢?我们来看看最后一段话,因为正是最后一段话既有经理又shareholders,而且有批评的意思。shareholders as such不了解关于被他持有股票的公司雇佣的工人的生活、思想或者是需要,他对资本和劳动力关系的影响不好。(全都是不好的话,批评的话)被付工资的经理acting for公司,有更直接的关系与任何他们的需求,但是甚至他也很少熟悉关于工人的personal knowledge,所以可以看出对shareholders更critical,所以D是答案。
这样我们第二篇文章也完整地做完了。
Sample Text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级别: 风云使者
显示用户信息 
4  发表于: 2007-03-02   
竹兄确实敬业啊,佩服不已。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5  发表于: 2007-03-02   
呵呵。顺手帖来,不费功夫。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描述
快速回复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