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说说余华—我最喜爱的中国作家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0  发表于: 2001-12-11   

说说余华—我最喜爱的中国作家

活着,永远的追问

 对余华的关注缘于一部让人真正感动人的电影《活着》。
 至今仍要感谢高一时的班主任,时她让我有机会走近余华,走进余华的小说世界。高一的一个
午后,原先的语文课改为了影视欣赏,阳光透进没有帘子的窗户,《活着》正在上演。
 清楚地记得当时内心的震动与不安,凉飕飕地感觉从脊背处涌上来,仿佛一下子看穿许多事
情,又一下子被许多事情迷惑住了。
 亲情的血浓于水,现实的动荡与残酷,人生的无常与悲欢,在一个叫做活着的故事中集中上
演。
 电影完了,我去找书看。文字似乎比电影更残酷。我不知道当时我时怎样把它读完。
 至今我都没有勇气再去读一遍。虽然那本书一直就放在我的身边。每个从我这边拿过去看的
人,拿回来时,我都不想去问对方的感受。看过就是了,又何必多说呢?终究是有些不愿意将那
个沉重的问题重提。
 但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去提,它都如影随形。因为,活着,这是一个永远的追问。
 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余华自己说过:人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其他任何的理由,这是人和生命最基本的关系。
生命要求他活着,他就活着。
 这算是答案吗?
 算吧。



                                     
                                  一面湖水
级别: *
显示用户信息 
1  发表于: 2001-12-11   
回复:
……每个人的死都栩栩如生……像积雪一般沉闷……积压在记忆里。
级别: 论坛版主
显示用户信息 
2  发表于: 2001-12-11   
回复:
举重若轻

就象写
街上的房子
房子上的轻雪
轻雪里的寂寞
人间事匆匆<br />淡然身处之<br />如烟总散去<br />菊花那夜开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3  发表于: 2001-12-11   
回复:
这是大一的时候写的一点文字
(其中一部分,分开来贴了)。
现在贴出来,看来还有些幼稚。
但是,回忆是真实的。
我时常会想起那些引导我
走向文学世界的每一步。
每次想起,都觉得弥足珍贵。
虽然,到现在,
我都是一位失败的笔者。
还时常陷于文字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但我知道,这条路没有尽头。
我也不想张望,路的尽头。


                                     
                                  一面湖水
级别: 骑士
显示用户信息 
4  发表于: 2001-12-12   
回复:
人为什么活着?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答。
同一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同一个人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领悟。
这是个永恒的话题。
正如什么是爱情?
没有答案,只有探索与感受。
我静静地思考,我所在的世界,我在哪里?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5  发表于: 2001-12-12   
转贴:活着的骄傲和哀伤 (一)
应该说早在九四年就有了对《活着》的第一次阅读和随之而来的

关于泪水的记忆。

   这种感受是真实的,尽管在随后几年的几次重读中,我已经越来

越理性地看待这部作品:熟知小说的每一个细节,并不再愿意仅仅顺

着情节的发展去阅读和思考。但令人尴尬的是我发现自己依然无法说

清这样一个问题:——《活着》究竟意味着什么?

   或许面对真正优秀的作品,任何解释和转述的企图多都显得多余。

或许对一个读者来说,有时候需要的只是默默地阅读,默默地咀嚼和

理解。就象理解生命本身,理解什么是丑恶和美好,什么是梦想和缺

憾,什么是挣扎和宿命。

   正如作家余华在《活着》的韩文版的前言中写的:“作为一个词

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凭着只言片语的新书简

介,我曾武断地将这种力量理解为坚韧的内核,绝望中的希望,或是

汗泪交织中紧攥的拳头。我天真地以为由此我将理解整部作品,但事

实告诉我并非如此。《活着》要传递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在人世的

沧桑和苦难面前,余华的路走得更远,而“活着”本身则显得更加意

味深长。

   小说贯穿的是一位孤独老人对自己大半生的追忆,时间跨度从抗

战结束后的40年代到文革后的80年代。

   小说的前半部,老福贵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做为阔少在妓院与赌场

间出入的浪荡生活。如何最终输光家产,气死当地主的老爹。幡然醒

悟后,又如何一心老实做人,勤恳务农。不久后又如何被屈辱地抓做

壮丁,在前线的炮火中胆战心惊,为捡回一条命象只狗一样颠沛流离。

以后又如何在被解放军俘虏后,重返故乡和家人团聚。

   小说的前半部人物命运跌宕起伏,情节曲折甚至带有一点传奇。

似乎小说的主题就在于讲述一位传奇人物的传奇一生,继续往下才发

现并非如此。尽管前半部中小说也大致勾勒出时代的轮廓,世事的多

变和底层小人物的无常。应该说小说写到这里仅仅完成了对后半部的

情节铺垫和情感积累。——真正的茧核才刚刚剥开。

   当然这并不是说小说的前半部就无足轻重,与情节铺垫和情感积

累相比,前半部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为整部小说确立了一种叙述上的基

调,一种平静而坦然的叙述态度和大地尘土般质朴的语言。

   历经沧桑而又荣辱不惊,老福贵的讲述一直不紧不慢,该长哭当

哭时,他无动于衷,该唏嘘感慨时他不肯多谈半点。所有汹涌的情感

都潜进了冷漠的叙述之中,在那种冷漠的叙述之中读者明明感受到字

里行间的一股潜流却又无以名状,欲哭无声,欲叹无言。

   有理由相信那种不露声色大智若愚的叙述方式正是余华苦心追求

的艺术效果,正象余华在其他评论性文章中多次激赏的威廉·福克纳。

   余华曾这样评价他:“威廉·福克纳就是这样。叙述上的训练有

素已经不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出神如化地化为了他的血管、肌肉和

目光,他的感受、想象和激情,他有足够的警觉和智慧来维持着叙述

上的秩序……他深知自己正在进行的叙述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准

确和力量,就像战斗中子弹要去的地方是心脏,而不是插在帽子上摇

晃的羽毛饰物。”

   叙述上的留意,使得余华的小说在对情感的描写上达到了一种返

本归源的逼真性,无所用心而又无处不在。当这种平实而质朴的叙述

在小说后半部慢慢展开时,惊人的力量就隐隐显露了。

   小说的后半部远没有前半部情节曲折,《活着》已同它的题目一

样变得平实简单。解放后福贵一家人象其他所有的中国农民一样辛勤

劳作,本分地生活,艰难地熬过一个又一个苦日子。因为穷,十二岁

的哑巴女儿凤霞只得送给别人领养;儿子有庆直到上学才有一双鞋穿,

因为怕费鞋每天就提着鞋子光着脚丫往学校跑,下雪天依然如此;妻

子家珍重病在床无法下地,还不忘在油灯下熬更守夜缝缝补补……

   往事不堪回首,那一段为中国老百姓所熟悉的苦熬日子的记忆被

重新唤起,仿佛直指一个无法背过身遗忘的过去。但这并不是全部,

如果说特殊年代生活的艰辛尚不足以让人潸然泪下,那么随之而来不

断降临的厄运才是令人不忍卒读的原因。


                                     
                                  一面湖水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6  发表于: 2001-12-12   
转贴:活着的骄傲和哀伤 (二)
儿子有庆在学校为县长的女人输血,被抽的休克昏倒而又无人过

问,十三岁就躺在冰冷的停尸房;妻子家珍在知道被隐瞒了一个多月

的儿子的死讯后,终于灯枯油尽撒手而去,临死前只说了句“福贵你

对我真是好”。人生太短而苦难太长。

   三十五岁才幸福地嫁出去的哑巴女儿凤霞,生孩子难产,在产房

外医生残酷地追问要大的还是要小的,福贵和女婿号啕大哭却没能实

现愿望,留下了婴儿失去了母亲;歪脖子女婿不久后在干搬运时丢了

命,被水泥板砸成了肉饼,临死前还拼着一口气喊着自己儿子苦根的

名字;一老一少的爷孙两相依为命倒也平平安安,可六岁的苦根却因

总也吃不了一顿饱饭,终于在一次因贪吃太多的豆子而被撑死在床上……

   死者已去,而生者依然活着。现实的荒谬和命运的无情让老福贵

目睹了自己所有亲人的相继离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生离死别和白

发人送黑发人的情感冲击。但孑然一生的老福贵一直只是平静地讲述

这一切,平静地象一湖水,平静地讲述着生活的点点滴滴,讲述自己

曾经有过的悲伤泪水和美好回忆。不再抱怨也无法抛弃,仿佛经历过

太多的苦难后突然明白了,同一次次来临的宿命达成了某种默契,保

持着一种无法割舍的动人友情。“活着时一起走过尘土飞扬的道路,

死后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那么现在应该如何来概括《活着》呢,它讲述的究竟是中国老百

姓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故事呢?还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情感悲剧呢?

或许都不然,余华自己也将那种所谓描写现实,实为“写实在的作品”

与真正的“现实作品”分的很清。在余华为我们虚构的一个个接连而

至、近乎“不可能”的苦难面前,我们已忘记了他以往作为先锋作家

熟捻了的写作技巧,看到的只是平实的“现实”,想到却是人类生存

中永远需要直面的困境。

   或许从某个意义上说《活着》更象一支古老的歌谣,在向我们轻

述着一个生命中脆弱与顽强、骄傲与哀伤的真相,让我们懂的卑微生

命中蕴藏着些微的却如金子般闪亮的光芒,明白人性的温情是如何一

步步把苦难的人们变的自信而宽容,坚实而又无所畏惧。

   九八年的《好书》杂志曾刊登过《活着》各种版本的封面,大陆、

港、台及韩、意、德、荷、法文版。德文版的封面是一个典型的中国

南方农民劳作的场景:一个农民挽着高高的裤腿在稻田里插秧,他的

背弓下去,弯得很厉害,以至于被头上的斗笠遮住整了张脸。没有具

体的面部特征,使的他同中国所有的农民一样没有具体区别。也许所

有的中国农民都有着这样一个相似的身影。

   而我更愿意不再去想那些丰富的暗喻和理性的分析,把自己溶进

这样一副画面中去:前景中是一位老人和一头老牛的模糊的背影,那

是福贵和他那头同他一个名字、一样默默前行的老牛;上方是一片冷

灰的色调,那是傍晚小村庄一片稀疏的灰瓦和袅袅升起的炊烟;最上

方远处暗淡的暮霭中一抹微红的霞光,似隐似现,田野一片宁静……

——正象小说结尾所写的那样,“黄昏正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

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象女人召

唤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黑夜来临。”

 


                                     
                                  一面湖水
级别: 骑士
显示用户信息 
7  发表于: 2001-12-12   
回复:
我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死了
我却还活着

福贵和那头叫福贵的老牛
在冷冷的夕阳里
留给我一个苍凉的背影
我是一只大懒猫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8  发表于: 2001-12-12   
回复:活着
第一次看《活着》,还是大一的时候,以后又看了好多遍。有时候想要福贵一个人面对亲人一个
个地死去,真是巨大的痛苦。特别是最后苦根的死,我想福贵真的是老泪纵横了。以后看的时
候,我总是不忍看这一部分。可是正如富贵说的,他亲手安葬了他的亲人,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安
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活着就是活着,而且是在我们所在的社会中活着。
余华总是能用一种,怎么说呢,应该是善意的文字来表达。他的文章中没有大善大恶,总是能恰
当地表现人物,比如许三观
没有风,什么也没有
级别: 新手上路
显示用户信息 
9  发表于: 2001-12-13   
再说余华
再说余华 songsong

“当色彩来到艺术作品中时,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都会成为内心的表达。”

来自浙江海盐的作家余华与王国维、徐志摩都聆听过汹涌的钱塘江潮,因此他的叙

述有着铿锵的质地和乐感。余华经常让我联想起捷克的米兰·昆德拉,音乐最初吸引了

他们,然后影响了他们的写作。少年狂躁的余华曾经把数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谱写成了

歌曲,而昆德拉也干过爵士乐手等职业;《许三观卖血记》举重若轻,从容跨越了平静

而忧伤的人生长河,而《生活在别处》则用中速、极快和柔板相结合,显得起伏跌宕。

东家流水入西邻,余华擅长于安排天各一方的艺术家隔桌而坐,例如他习惯将肖斯塔科

维奇和霍桑的命运、马勒和马尔克斯对灵感的解释进行类比,并且引经据典地带领读者

去翻阅他们的作品。有趣的是,与音乐经历了破镜重圆的波折之后,余华也从一个残忍

、冷漠的故事虚构者,蜕变为尊重苦难、礼赞死亡的人,他两撇小胡子底下的嘴巴低沉

沙哑,包含着脉脉温情。简洁洗练的威廉·福克纳、纤细的川端康成与尖锐的卡夫卡就

像曾经栽培过余华的导师,而但丁和蒙田则是他毕业多年以后重新选择的工作单位。

  18岁出门远行的余华越发地传统了,甚至背叛了自己的背叛,他会不会犹如约翰·

克利斯朵夫那般归隐音乐殿堂呢?我们怀念当年那个赴京赶考的柳生,仗剑寻仇的阮海

阔,民警马哲还有少女杨柳,余华的随笔并不能够完全取代他所塑造过的人物形象,已

经很久不见他写中长篇小说了,挺让人感慨世事如烟。

 


                                     
                                  一面湖水
描述
快速回复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