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BeOS的花花世界 系列八
      拥抱BeOS 似曾相识
      
      ⊙记者张子强/专题报导
      
       用过BeOS的人大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为什麽?因为
      BeOS将系统的使用逻辑设计成与微软Windows大同小异,让第一次上
      手的使用者不会感到陌生而有排斥感,并缩短学习时程。其实,BeOS
      的核心可是根植於博大精深兼超级复杂的UNIX,只不过使用介面经过
      千锤百炼的改造,这样便成就了兼容Windows亲和力与UNIX稳定的系
      统平台。
      
       请先参照图一,这是BeOS标准的桌面配置,在桌面右上角那一个有
      著BeOS图像与一些小标示的方块,它的作用大概等同於Widows 95/98
      环境下的「工作列」,标示「A」的部份是「开始」按钮,按下这
      里,可以在出现的选单中启动档案或者应用程式;标示「B」的部份
      则可以显示、切换目前正在执行的程式;「C」则是放置一些系统的
      小功能,例如邮件信箱快速浏览、执行拨接上网、显示目前时间等
      等。
      
       接著,请将焦点放到桌面上的一些项目,首先,请观察一个磁碟机
      图像的「Personal Edition」,它就是BeOS所在的硬碟磁区,更正确
      的说,它就是BeOS系统中的「根目录」,占有500MB容量,这是BeOS
      个人版的上限,如果要使用更多的磁区容量,就必须选购BeOS专业
      版。打开「Personal Edition」这个根目录之後,就会出现如中的
      「Personal Edition」目录内容列表,其中的项目我们可以先不用去
      管它。
      
       接著,请再看桌面上一个档案夹图像的「home」,这是BeOS目前使
      用者的「家目录」,「家目录」专门存放使用者私人的档案、信件与
      个人相关设定,一般而言,这就是系统配给使用者的磁碟空间,凡属
      私人性质的档案,都可以放到这里,同样,请看一下这个目录的内容
      项目列表。
      
       从这两个目录来观察,我们就可以得知,BeOS骨子里其实是依循著
      UNIX的规则在运作的,只要是玩过Linux的朋友,一定会对BeOS结合
      Windows与UNIX环境的做法感到方便无比。
      
       桌面上还有垃圾桶(Trash),它的用途当然不用多言,用法与
      Windows一模一样,至於其他的项目,就分属於BeOS的说明文件以及
      注册资讯,它们或者是网页的HTML档案、或者是书签档,只要用滑鼠
      双击它们,就可以开启并浏览内容,熟谙英文的朋友不妨参考一下。
      
       如果将滑鼠游标放在桌面上任何一个空白的地方,按下右键之後,
      在出现的选单中选择「Mount」,次选单中就会出现floppy、par1、
      par2、CD…等等之类的选项(请参照图一),这就是「挂载」电脑中
      所有的磁碟与磁碟分割区的方法,其中floppy指的是软碟机;par代
      表硬碟机中的各个FAT分割区(也就是微软视窗或DOS系统所使用的分
      割区),par1就是C:碟、par2是D:碟,以下类推;CD则是光碟(名称
      视放入电脑的光碟名字而定)。
      
       要「挂载」这些磁碟到BeOS中,只需叫出「Mount」这个次选单,
      并选择其中的磁碟或磁区项目,之後这个磁碟或磁区的图像,就会出
      现在桌面上,而可以加以应用或存取其中的档案了。甚至,透过光碟
      机或SCSI介面的外挂储存设备,BeOS还能辨识Mac麦金塔的档案格
      式,让Mac专用的光碟、硬碟或者抽取式磁碟「挂载」到PC上,进行
      Mac与PC的跨平台档案交换工作。
      
       BeOS的操作环境,大致就是集中在上述的桌面中,使用者可以用滑
      鼠点选、双击、拖、拉、放等基本的技巧,来执行档案夹的管理、程
      式的启动、档案的复制、修改、移动、删除等基本操作,这些都与
      Windows环境大同小异,「凭直觉」就可以把握住百分之八十的
      BeOS,剩下的,就有待使用者多多「揣一揣」(Try and Try),找出
      BeOS的所有窍门了。
      
       在最後一篇的讨论中,将概略介绍一下BeOS中的各类应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