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和箫11狼(嘿嘿,姑且这样写)谈论武侠与文学,突然想到一个很老套的话题,古龙与
金庸高下,以前我在外面的论坛上写过文章和别人拍过,今天既然提到武侠,那我再那出来让大
家评评。
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金庸古龙也不例外。是读者的童话,也是作者的。
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主人公一开始大多都不太厉害。读者可以看到主角成长过程中自我努
力,和巧遇奇缘的综合,慢慢变成了天下一流的高手。而在这个过程中,主角大多能结交个很可
爱的女孩,层出不穷的好运也往往由助人为乐,不贪,善良等美德带来。这是金庸的童话:成长
过程中的故事总是最多姿多彩的。等你看到主角大成之时,这本书的第三十九、四十回也就到
了。
古龙的童话呢?一个武林奇才,几乎谁也不知他的武功是哪里来的,也几乎从没败过。甚至
没人见过他出手(他会略带寂寞地告诉你:“见过我出手的人,都死了。”),面对一个天底下
最神秘的大阴谋,大黑色组织,大悬案,全靠主人公的机智,武功,魅力一个人来解决。他身边
也会有美女,也会有奇遇,但美女只是解他寂寞,奇遇只是助他脱险,而不是与他贴心,助他成
长的那种。等到案件解开,贼首失败,真相大白时,你就已翻到了书的最后一页。
所以金庸从第一本《书剑》到最后一本《鹿鼎》,每一本都在求新求好,试图更上一层楼
(他自己也认为后期的作品比前期的好,长篇比短篇好),因为以他成就之高,他追求的还是成
长,因为他只在进步中感觉乐趣。等到他认为不能再有大的突破的时候,就象他的书一样,他隐
退了。
古龙呢?一个稀世奇才,才华横溢。但你看不到他有什么进步,有什么发展。因为在他的世
界里,他的才华已尽够了。他面临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解决了一个再去对付下一个,直到
生老病死。所以你觉不出他文章越写越好,而只知道他临死前还是一样的爬格子换酒喝。
金庸在写第二本书《碧血剑》时,功力就已经超出古龙。就象郭靖学了一招亢龙有悔,超过
了灵智上人。此后郭靖一直成长到华山论剑,天下无敌,灵智上人终究还只是和梁子翁、彭连虎他
们混在一起。
武侠小说,首先是小说。
小说,和语录、寓言、哲学都不一样。古今中外多少伟大的小说,也不知有多少共同点,但
有一条大概都不能少,就是好的小说,通过讲一段故事,让你明白一些事情和道理。故事要有可
信度,要让读者如临其境。道理最好不要灌输,要让读者去自己体会。
金庸的小说,男主角木呆如郭靖,聪明如杨过,豪放如萧峰,无赖如小宝,女角也是或美如
天仙,或聪明绝世,加上奇遇怪事层出,按理讲和读者生活中的世界是大不相同的。和读者的个
性也是毫不相似。但读起来仍觉得篇篇故事如在眼前,栩栩如生。(网上想娶金书女角的,想当
男角的,大有人在,可为一证)原因何在?金书中的主角配角,时间地点,武功对话,都很合身
分。即便是一个无关大局的小配角,说的话使的功夫,都是和他自己的身份角色符合。这样一来
奇遇再奇,秘笈再秘,读者也觉得这些事是可能发生的,这些人是可能存在的。也就不知不觉的
有了参与感。
我们虽然不能纯从配角写得好坏来判断一个作家的能力,但一个好作家是应当注意而且有能
力把笔下的每一个角色写好的。所以个人认为,在这一点上,金庸是绝对的大家,而古龙不是。
古龙的小说,我认为是以情节诡异取胜,论起可信度却不太行。古龙对那些小角色不知是不
屑花笔墨,还是不会花,总是写得千篇一律。还时常有那种在一个小街上忽然所有人(老婆婆,
担夫,乞丐……)都忽然变成高手用所有武器攻击我们主角的可笑场景。难怪读古龙书总是觉得
那是另一个世界里的事情,有些遥远。其实即便主角,古龙也不是写得很正常,大多数有一种受
虐后自认伟大的孤独。
叨叨唠唠了半天,只是想说,金庸笔下的主角,从人品、武功、性格、经历上都不比古龙笔
下的人平凡。所以我不赞同金庸要把男主角写得平凡来讨好读者一说。金的主角之所以可信,并
不是因为他们平凡,而是因为金大师的高超功力把他们写活了。
至于古龙的那些“警句”,就不用说了吧。强灌的格言,终究不如自己从书里生活里体会得
来的深刻。
武侠小说,除了小说外,是写武功,和侠。写武功,离不开比武。
这里有一个现象,就是比武双方的人越厉害,在江湖中的地位越高,这一战就越引人注目,
越精彩。比如下围棋的人,提起当年吴清源和木谷的八番十番棋,总是激动不已,津津乐道。因
为他们二人都是他们那时代的数一数二的高手。高手决战,不用知道详情,说起来就令人激动。
古龙可以说深知此点,而且很好地利用发挥。他笔下的所谓“一战”很多,而且都是绝世的
高手对决。这一点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可谓发挥到了极点:他给天下高手来了个大排队。所
以全书充斥了第一打第二,第二打第三,第五打第十一,等等等等。他比前渲染气氛,比后回味
无穷的水平又很高,所以就形成了他写武功的风格。
但这实在是一种投机取巧之道。因为这样写很赚便宜,可以很好地掩盖他对详写武功的想象
力的缺乏。咱们来看看在他笔下反复提及的“昔年xx与xx那惊天地泣鬼神,可歌可泣,多姿
多彩”的一战:上官金虹与李寻欢(《多情剑客无情剑》)是关在屋子里打的,紫衣侯和日本剑
客(《浣花洗剑》)是沉到水底打的,燕南天和移花宫主(《绝代双娇》)等我们到时已打完
了,楚留香和石观音(《楚留香》)是打镜子,西门吹雪和叶孤城(《陆小凤》)打时我们只能
听到几个观众评论……如此一次是新颖,二次是风格,三次四次就令人失望,用得太多则不能不
承认他不太会写真正的武功,所以只好靠比武双方的地位,和这一战的重要性,来吸引读者。
其实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武功”。金庸也不知道。但正如《倚天屠龙》里面提到的,
当年写乾坤大挪移的人,写到了第九层,自己功力也已不够,只是悠然一念之间,纵横想象而
已。金庸正是如此!他自己未必是什么武林高手,但以他无比的想象力,写出了象张无忌光明顶
独抗六大派,张无忌战少林三老僧(倚天》),黑木崖众人战东方不败(《笑傲》),桃花岛三
考郭靖(《射雕》)等等截然不同,惊心动魄的精彩场景。写得详细、曲折,而又十分令人信
服。这一份功力,古龙如果有,他笔下主角也就不会总是略代寂寞地说:“见过我出手的人,都
死了”之类的话了。
举个例子,古龙写武功象是连环画。大家哎哟作势半天,卯足了力气,一招就没了。金庸则
象是个拍得很好的电影,有特技,有慢镜头,远拉近挪,看得过瘾十倍。
我始终有一个感觉(可能是错觉),就是古龙笔下的英雄,和他们与朋友之间的友情,是最
让古龙迷们热血沸腾,激动不已,津津乐道的地方。情节的曲折,武功的诡异,结局的出乎意
料,似乎都只是附带的优点。
金古相比,写作技巧不论,武功高低不讲,谈否恋爱不提,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私下认为,
是古龙笔下的人消极避世,自我封闭,痛苦不堪,而金庸笔下的人积极入世,改革开放,快乐无
比。
那金庸迷和古龙迷之间的区别,也就不远了。
一顶大帽子扣上,有一点玩笑的成分,但细想想,古龙书中印象最深的李寻欢、阿飞、楚留
香、西门吹雪、萧十一郎、傅红雪他们几个人。里面除了楚留香外,大家似乎都是痛苦的。
他们痛苦,从根本上是因为他们都是孤独的。不是说孤独有什么不好,但古龙笔下的英雄,
在心理上与世完全隔绝。朋友,只是他们自我的一个延伸,除了极少数的朋友外,他们就又把自
己封闭起来(萧十一郎的case有点不同,他自我的延伸是个红颜)。除了朋友外,世界在他
们的眼里是不公平的,是极度黑暗的。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朋友”在他们的世界里是如此伟大和重要。为了朋友李寻欢可
以抛妻弃家,痛苦一世,阿飞在数度挣扎后终于发现女人是假,李寻欢(朋友)才是真。有没有
想过,阿飞如果没有李寻欢,傅红雪(?)如果没有叶开,会成什么样子?许多人神经失常,正
是因为被他们的“朋友”出卖。那就象自己的手持刀捅了自己,不发疯才怪。如果李寻欢有一天
出卖了阿飞,阿飞会不会发疯?他甚至能不能活下去?就想到了金庸的《连城诀》,狄云在受了
那么多的苦,和折磨,和出卖,和背叛之后,他最多想,世人太难了解了,或许我笨,不能明
白。他仍然不恨谁,仍然愿意相信世人,仍然愿意爱与被爱。相比之下,古龙的人物是否有些太
小家子气了?(傅红雪,萧十一郎……)我相信,金庸之所以在《连城诀》全篇大悲剧的最后,
写了一段稍带喜剧的结尾,无非是想表达对人生的一个看法: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即使人生是
不公平的。
本来挺喜欢古龙的。可是一有人拿他跟金大师比,我就特别的不舒服。
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嘛!古龙的很多书很好看,但如果因此就说他与金庸不相上
下,是否有一点对金大师不尊敬?古龙的毛病之一,个人以为,就是他不懂女人。你如果看过金
庸的书,现在回想一下,应该能想起不少女主角,个性鲜明,可亲可爱,跟活的一样。再想想古
大侠书中的女角,嘿嘿,能想起谁?我闭上眼想了半天古大侠笔下的女人,只能想起以下三类:
第一类,以楚留香的那几个红尘知己为代表,特点是:貌美如花,温柔似水,心胸开阔,面目不
清。心胸开阔是指她们或者只求一夜,或者数女共事一夫,相亲相爱。面目不清是指她们根本可
以互换,毫无个人性格。脑筋清楚的人都知道,这种女人只是古龙的幻想,真实世界里即便有一
俩个也不多。
第二类,以林仙儿为代表,特点是:貌美如花,身材诱人,总爱脱衣,以为一脱可以征服天
下所有男人(其实美女一脱,的确可以征服大多数男人,不过这是题外话)。我总会猜想古龙上
过这类女人的当,所以会认为世间美女都是此类。
第三类,像朱七七一类,比较正常的,可惜很少。这一类女子是你我日常能见到的,应该好
好写,可古龙就让人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个人猜测是古龙总梦想第一类的,却总碰上第二类的,
而对第三类的了解不足。
当然古大侠在书里也写过“如果谁自以为了解女人,就是个大傻瓜”之类的话(大实
话!),但这并不能做为他写不好女人的台阶。如果你认为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那你可认
为写不好女人不能算做大缺点,但我认识的很多人中 ,看武侠是武侠与爱情并重,那么古龙就决
比不过金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