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透过常规的教学来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努力从心理健康角度去调节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心理,从而及时有效地排除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引导他们走出心理低谷,培养其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以便顺利完成化学课的学习。
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形成是多方面的。由于学生的智力、化学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和行为习惯及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差异,使部分学生的个性品质、意志发展产生了一些不良因素。如形成了马虎心理、依赖心理、饱胀心理、厌烦心理、畏惧心理等,从而产生了茫然、自卑或自弃等诸方面的心理障碍。学生所形成的这些不良心理障碍,往往与我们教师有直接关系,教师的不良言行将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如由粗心随意的教学养成马虎心理;由满堂灌养成依赖心理;由急于求成造成饱胀心理;由单调乏味的教学引发厌烦心理;由学习上受到挫折得不到教师及时引导,从而使学生丧失信心,导致畏惧心理等。如果学生的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纠正,部分学生就会坠入化学学科的后进之列。因此有针对性的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能纠正学生由各种因素造成的不良心理。
一、 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了
解中外化学家的事迹和贡献,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刻苦钻研的精神,明确学化学的重要性,克服茫然、无所谓的心理。
二、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思维
对于化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能要反复多讲,但又不能助长他们的惰性和依赖心理。这就
要坚持“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点,可采用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验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克服依赖心理,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 因材施教,调整教学结构
饱胀心理,主要表现在某些学生对知识消化不良上。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如开设提高班、补课班、导师制等分类指导。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对于不善发言的学生要多提问;对于急躁的学生严格训练;对于不善思考的学生多启发、诱导。还要合理安排课堂知识内容,把握知识层次,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结构,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不能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摩尔”一节的教学,看似篇幅不长,但实际知识容量很大,因此不能在一节课内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要循序渐进。在教学中多举例、多设置台阶,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对知识有个逐步消化,这样,最终能真正彻底掌握所学知识。
四、 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愉快是克服厌烦心理的良策。首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想学、乐学、爱学的热情,可通过风趣的语言、趣味小实验、外出参观、开设“生活与化学”讲座等形式来充分展现化学世界的神秘、瑰丽多彩,使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由然而生,在兴趣高潮中突破难点,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另外,对于后进生我们教师要更加关心爱护,多鼓励,少责备,多督促教育帮助,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老师就要及时表扬,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在一次次成功中体验到学化学的乐趣,这样可有助于学生克服自卑、畏惧、厌学等心理,最终走向成功之路。